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说明:产能评审是生产计划和控制中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动作之一。正确评审生产能力,是确保销售订单交期达成,增加有效产出,提高作业效率的必然保障。但是,如何科学、有效、简单地评审,且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本稳定从TOC原理出发,结合工业工程的做法,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评审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条目的 明确、规范各事业部内部占用设备(产线)的产能管理。 第二条范围 本规定适用范围######PMC/车间。 第三条专用设备产能管理流程 3.1 定义和基础数据准备 3.1.1 本流程所定义产能,是指各事业部内部的、各事业部之间不交叉使用、借用的设备、产线的生产能力。 3.1.2 产能量纲,设备、产线的生产能力可以用设备的工时、产出量或人工的计件工资衡量。不同的衡量对象,采用不同的衡量方式。 3.1.2 标准工时,有PIE在正常工况下、正常时间、正常产品采用直接观察法测定的作业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加上“宽放系统”的综合时间。 3.1.4 工序工时(工价),PIE依据物料BOM、成品、半成品、零件、原材料的加工顺序,编制产品流程图、工序工时表。 每一个工序需要关联相关与基础数据:标准工时、标准工价、单位产出数量、默认设备等其他需要表达的参数。 3.1.5 设备清单,应该建立“事业部—车间(作业中心)—设备清单”,并将相同型号、相同加工精度的设备编制为一个设备组。 3.16 共用模具清单 完整的模具清单进行标识:完全自身使用的模具标识为专用、多方共用的标识为共用。 3.2工单汇报/工单负荷 3.2.1依据PMC的月计划和周计划和实际生产状况,及时进行完工汇报。 3.2.2 根据生产工单的物料编号与工序工时进行关联,确定未结案的生产工单的生产负荷。 3.2.3 将未结案的销售订单按照完工日的前后顺序(完工日早的在前),并将销售订单以颜色标注: 已经延误的销售订单:黑色 距离完工日还剩1/3承诺客户交期的:红色 距离完工日在承诺交期的1/3至2/3之间的:黄色 距离完工日在承诺交期的0至今1/3之间的:绿色 距离完工日在承诺交期的0以外的,兰色 3.2.4 负荷展望 1、车间总负荷及车间设备负荷 2、共用设备产能监控和应用
需要及时、准确、完整收集外来生产工单(与共用模具相关),并按照ERP的要求:建立、下达、关闭。尤其当入库数量与ERP工单数量不一致时,必须手工关闭生产工单。
外来工单也必须有工序工时(工价),其工作负荷=未结案生产工单*工序工时(工价)。
参照3.2.3以外来工单的完工日期、承诺委外方的交货周期50%为计算依据,计算出生产工单的优先顺序。
利用Excel的计算功能,及时添加新的外来工单并及时关闭外来工单(可以从ERP导出并导入至Excel计算表),动态监控。
新外来工单完工日=负荷结束日 新外来工单负荷周期 缓冲周期(3-5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