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巨头玩不转中国市场,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失利,其他也干得不行

 金苹果6 2019-05-27

亚马逊中国业务的失败,引发了一个老话题,就是跨国公司巨头在中国为啥玩不转。而甲骨文中国公司的彻底崩塌,则把话题引入了国际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老是失败这个比较狭小的领域。实际上,不管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大型外企在中国这十年,就是不断兵败撤离的十年。甚至连外企中年,都成为了职场失败无所归的一个代名词。

null

其实中国也好,国际也罢,市场的竞争永远不是静态的,选择什么样的策略一方面是看自身资源和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看竞争对手是谁。当沃尔玛的竞争对手不再是美国的Target而是中国的华润万家时,当家得宝的竞争对手也不再是Lowe’s的时候,对于这些跨国零售业巨头们来说这是一场全新的博弈。而这些跨国巨头们的本土竞争对手比它们更了解市场,也往往比它们行动更快。再加上中国市场的集中度较低,跨国零售业巨头们一方面要面对全国性的连锁企业,如华润万家、红星美凯龙、苏宁国美等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三四线市场上又有着汇银家电、江西四平这些扎根当地、灵活性强的区域“小霸王”存在。所以,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只要是面对消费者,通称的to c业务,都需要熟悉中国,了解本土用户。这一点上,亚马逊虽然苦苦挣扎了十几年,也没有做好。对亚马逊中国而言,虽然母集团几乎是世界最强的电商公司,但是在中国,不要说赶上阿里巴巴与京东,即使是五环外人群的拼多多,也是他们完全不熟悉也没法战胜的竞品了。而马云的各种名言金句,更是国际巨头企业家们难以想象的存在。

null

同时,这些有着国际成功经验的巨头,终于意识到,要冷静下来,对于中国市场的业绩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中国已经持续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这个市场环境下,一切低于两位数的甚至低于30%的增长速度貌似都被看做是停滞的。这种发展速度上的错觉也往往让投资人忘记了,连锁零售市场是一个重资产、高投入、规模效应的行业。以沃尔玛为例,一边在中国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扩张,一边还在不断制定更高的利润目标。其管理团队双线赛跑、疲于奔命,管理能力严重滞后于发展速度,最终连续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而百思买在进入中国之初,上海徐家汇门店当年就进入其全球门店销售额的前10名,表现不俗,可是百思买并没有抓住这个契机,其后续的开店计划屡屡受挫。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对于国际巨头来说,在中国,无论是太快或者太慢的预期发展目标对于消费者业务来说,都有可能失去市场的风险,确实是艰难的选择。

null

简而言之,中国零售市场巨大而复杂,竞争激烈,跨国公司很难将其在海外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应用到中国来。这种种特征为跨国零售企业出了一系列难题,如何在保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能按照中国市场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去更好地为其创造价值,将成为跨国公司赢得中国消费者从而赢得未来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而时间来到2019年,似乎此题无解。很可能跨国公司们不得不学习精打细算,谨小慎微,将再无机会于中国市场任意驰骋,更不要说问鼎前列位置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