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能否东方红# 


网络书店下单,周五收到先生(指作者)新出版的《慢慢变富》一书,欣喜之时,看了一下书的印刷质量还是不错的,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00页,由杨天南先生和任俊杰先生作序,这两位可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其中,不知何时起,投资界流传着一句谚语:“投资不识杨天南,阅尽千股亦枉然。”其著作《一个资本家的20年》更是投资者茶余饭后争相讨论的话题,另一位,任俊杰先生的著作《穿过迷雾: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之我见》是我已看到的对巴菲特思想解读最全面且论述最细致的一本,也可以作为类似字典功能一样的经典读物。此书的正面封皮,有三句贯穿本书思想的核心语句,一是投资没有什么秘密,就是与优秀的企业风雨兼程。二是股市长赢之道,是要用完善的投资体系管住自己。三是慢慢变富。这三句的字体是依次变大,认知逻辑上也由前到后、由下向上,其间还夹杂着一幅牛身向前冲的画像,看着颇有趣味。 周六和周日总共花了大约7到8个小时的总时长将本书通读完,读完之后便油然而生一种酣畅淋漓之感,发现自己平时通过文章所记录的感悟均没有离开先生书中的阐述,因为我平时早已将雪球发布的原创文章看个2到3遍,并细细品味,所以大部分核心思想源泉均受先生启发, 甚至很少有创新的发现,想来也是汗颜。但正如先生所说,投资的核心理念早已被大师们记录在书本中,甚至用一页纸就可将其写完,它原本就在那里,只待有心人去发现它罢了,而我也有幸能在茫茫的大海中通过雪球平台遇见先生并识得先生的文字内涵,在正确的方向上学习着。 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为思想篇、选择篇、估值篇、持有篇、修养篇,虽然分为独立的五章,却是一个完善的投资体系,缺了哪一篇,都有可能被市场击败,当然了,更多的时候是被自己击败,虽然每一章看起来都用朴实且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但却是先生19年股海生涯穿越时空的智慧结晶,属于一个投资者在成长的道路上常读常新的经典读物。 思想篇主要阐述的是方向性的问题,包括理论观、历史观、全球观、国情观、行业观,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从企业的经营视角看投资是一切的起源,建立并识别自己的能力圈是最重要的依靠,在这两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解了市场先生的脾气,才有可能做到让每一笔投资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而这一切能否持续的运行在高水准下,能持续多少,将完全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自控能力。而且文中也用客观的数据证明,长期来看,能产生现金流的股票资产在常见的可投资的品种中所带来的回报率最高,其核心的秘密就是企业可以利用盈余再投资(红利转投资),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 选择篇和估值篇可以放在一起看,而且最好先看估值篇,二者均是建立在企业的内在价值等于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贴现值这一底层思维的基础之上进行发散思考,这里有影响企业内在价值的4个关键因素:时间周期(长寿性)、自由现金流(稳定性、盈利性、成长性)、折现率、管理层的德性,先生总结的5性(长寿性、稳定性、盈利性、成长性、管理层的德性)和巴菲特思想(好企业的标准:特许经营权、高于平均值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少的资金投入、释放现金流的能力、诚实。能干的管理层)均是从这个科学的公式里提炼出来的,通过负面清单(强周期的不投、重资产的不投、单纯炒作概念的不投处在强风口的不投、坐在天上将重组动人传说的不投、不在行业内相对胜出的不投、处在快速易变行业的不投、自己看不懂的不投)在众多的企业中直接排除不参与的股票,然后通过“四招(ROE>15%、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看毛利率、净利率、看自由现金流)”定量的方式快速选择入围的企业,再通过“九把快刀(比较优势、经济特权、文化血脉、平台生态、 连锁服务、 知名品牌、行业属性、央视广告、 养老股票)”定性的方式筛选出优秀的企业、在这两章中,我要强烈推荐两篇读起来非常精彩的文章,其一是选择篇关于商业模式(被需要、难以复制、具有定价权、能容忍无能的管理层、有效抵御通胀)的《市场经济特许经营权》一篇文章,其将商业模式分为特许经营企业、弱势的特许经营企业、强势的一般事业、一般事业,茅台就是拥有特许经营企业的梦幻般生意,格力就是拥有弱势的特许经营企业的良好生意。其二是《让估值不在难倒英雄汉》的一篇文章,其透彻的分析了决定买卖一家企业的估值难题,看完并吸收这两章的内容后,相信已拥有打开投资之门的密钥,但到此还并没有结束。 估值篇解决了何时买(大熊市、王子企业的一时落难、长牛股阶段性的深度调整)的问题,持有篇则解决了何时卖(买错了、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高估泡沫、有性价比更好的投资标的),更告诉你被大“跌”吓的卖出和赚点小钱的卖出都是愚蠢的卖出,并以十条军规(不要用宏观经济去知道、不要天天研究大盘、不要盲目相信媒体、不要朝三暮四、不要怕大跌、不要小赢即满、不要追逐热点、不要预测涨跌、不要想暴富、不要盲目相信权威)来告诫自己。 修养篇中有一篇文章《把自己放在“弱”的位置中》的一段话很好的折射了修养这个问题,“这些年我研究了数百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但越研究越感觉自己懂的很少,更不敢轻易发表关于上市公司的研究与分析报告,即使偶尔写两篇,也多是长期观察、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且只是简单论述其投资逻辑,找到其特有的商业模式,少有长篇大论,更不要说什么数据模型。当然我这呀样说并不是我们“弱”的不能投资了,其实恰恰相反,如果说企业经营人是在实体经济的战场“真刀实枪”地干,我们作为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进行资产配置。记住,我们只是找到自己认可的商业模式进行资产配置,至于经营层面的东西,还是交由实业家们费心打理把。”这段话只有历经沧桑并在时空中思考的人才会有如此投资感悟和修养。 回到这本书的正面封皮,还记得我开篇描述过的那三句话么?第一句,投资没有什么秘密,就是与优秀的企业风雨兼程。 其一,这句话里为什么没有加入估值因素,所谓买好的不如买的好,买的好并不是说买好的不重要,而且还强调优秀的企业很重要,只是买的好从短期的投资价值角度考虑给买入的机会成本加入两层安全垫,一是防止因买错了或者投资的根本逻辑发生变化而不至于在卖出时损失过大,二是防止因过于自信而盲目乐观给予企业较高的估值而不自知并白白浪费资金的占用成本。三是从超长期的角度来看,估值的间有限,总会有一个极限低位和一个极限高位,而投资者回报会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四是估值受背后人的情绪驱动极不稳定,而优秀企业的业绩确定性是非常强的,且价格终会回归企业的价值。 其二,既然是优秀的企业,为什么还需要风雨兼程。这一点先生说的好,投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自己在暗地里死扛而已,即使你看对了企业的基本面,估值买入时很低,照样有可能连续几年都无法获得收益,至于几年真没有人用数据验证过,是一年、两年、还是十年一以后才能获得收益,这个没人知道,但价值投资大师们总结出的经验是3到5年,优秀企业的估值会从低估值回归合理估值。这背后的本质因素就是基于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所带来的资本逐利的天性,你否认了它,就好比否认了春来需播种,秋到要收割,暖了则披纱,寒了则挂衣所具有的周期轮动规律。 股市长赢之道,是要用完善的投资体系管住自己,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系统会错失很多,但无系统你会错失更多。整本书的架构就是在帮助你缕清框架,通过理性克服动物优先性,以免人性的弱点被市场击漏的体无完肤,要知道,市场当中90%的投资者并不是死于公司基本面,而是死于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心理波动。 慢慢变富则是认知的副产品,其更是一种常识,所谓财不入急门,慢即是快,想要滚大雪球,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第一个是湿湿的雪球的大小(资金量),第二个是坡的斜率(收益率),第三个是坡的长度(时间的持久度),而且坡越长,斜率越缓,所以我们应积累资金,伴随优秀的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享受时间杠杆所带来的复利魔力。 @闲来一坐s话投资@富国医药@吹竹笛的放牛娃@W安全边际@披着虎皮的猪@物质与精神@佛系小资@千片太阳花@牛头山大寨主@西西河粉@占卜涨跌@施洛斯008@施洛斯之道@物质VS精神@我是CD@牛头山大寨主@刘晓英@雪球达人秀@今日话题@雪球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