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元市2018

 老刘tdrhg 2019-05-28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文学作品表现什么即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上,说诗者言志、言情、情志并举,诸派争执、攻讦数千年。先秦以来,儒家都主张“诗言志”,把诗视为政治道德的工具。孔子《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子路》亦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根本不把诗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对待。今文《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荀子.效儒篇》云:“诗言是其志也。”都强调了诗必须言志。
其实,细细检讨汉以前的“诗言志”论,“志”虽侧重指“思想、志向、抱负”等含意,但并未否定含有“情感”的意思,而且《礼记.乐记》明显地说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孔子虽也说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但是以“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为前提的,“文”只是以“足言”为目的。虽然《礼记.乐记》和《诗大序》提到过“情”,但也是“志、情”并概,以“志”为主,强调要“发乎情,止乎理义”。
至两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控制着学术文化的各个领域,《五经》成为衡量一切文学作品的最高准则。在汉儒眼中,文学只不过是经学的驯顺奴仆而已。他们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要求诗歌创作比附经义,诗文载“道”。因而“志”远离“情”而偏于“道”、“义”。先秦乃至汉时的诗言志论者虽对诗的性质有所认识,将诗与其他学术著作区别开来,然而并未将诗视为纯文学,还未从文学欣赏、评论的角度,而只是从功利观点,从诗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来看待诗的。因此,诗文辞賦受到儒家思想的严重束缚。
随着抒情诗歌的发展,人们对诗歌的抒情特点愈加推重将“诗言志”说与“缘情”观统一起来,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基本趋于明确。在儒家的道德观念与文学观念的严重对立和尖锐斗争中,新的文学观念逐步形成。
建安时代,由曹氏父子提倡和实践,文学领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文学创作冲破了必须为“法度所正,经义所载”和“依五经以立义”的桎梏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的诗歌创作如《宋书·谢灵运传论》所云,“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赋由汉代铺排张扬的大賦转而发展成为有浓厚诗意的抒情小赋,散文则自由通脱,或抒情,或议论,并都朝着抒情化、

标题: 广元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文件大小: 151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