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殇公为何会突然对堂兄弟宋庄公那么忌恨?

 花小鼠 2019-05-28

宋殇公是宋宣公之子,名与夷,为宋穆公的侄儿。而宋庄公则是宋穆公之子,名冯,为宋殇公的堂兄弟。这两位堂兄弟的爱恨情仇,还得从他们父辈时的情谊说起。

公元前728年,宋宣公病重,临终前对弟弟宋穆公说:“要说道亲情,我更喜欢与夷;但要说主持社稷,那么与夷就不如你。你何不来作宋国国君呢?”宋穆公推辞了多次后,始终无法扛过哥哥临终的决心,只得接受了国君之位。

到了公元前720年,宋穆公也即将走向他人生的终点,弥留之际他特地找来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托孤。但宋穆公托孤,并不是要立自己儿子子冯,而是要立侄儿与夷。宋穆公对孔父嘉说:“先君舍弃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记先君之德。如果九泉之下见到了先君,他如果问到与夷,我该如何答复他?请你侍奉与夷,以主社稷,我就是死也无憾了。”

孔父嘉却答道:“群臣都愿意立公子冯。”虽然宋穆公想立侄儿,可是子冯明显在大臣中声望更高,因此大臣们觉得子冯更合适当国君。

宋穆公也很顽固,坚决否认了孔父嘉的建议:“不行。先君认为我很贤明,才让我主持社稷。如果不还政,就是不道德,又怎么称得上贤明呢?把先君的美德发扬光大,能不身体力行吗?请您不要废弃了先君的功业啊!”于是,宋穆公将自己两个儿子子冯和子勃都赶出了宋国:“你们俩作我的儿子,生不用再相见,死后也不要你们到我坟前来哭丧!”此后,子冯跑到了郑国,投靠了王室执政卿郑庄公。

对亲叔叔如此无情地驱赶自己儿子,子与夷其实也相当不忍心,还主动出面来劝宋穆公:“先君之所以要传位于您,就是因为您能主持社稷。您现在把自己儿子赶出宋国,恐怕不符合先君遗愿吧?如果这样,当初先君就应该把我赶出宋国了!”子与夷这番话,可谓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既然宋穆公宣称要发扬光大“先君的美德”,那么先君都没驱逐自己儿子,宋穆公为何要驱逐自己儿子呢?

子与夷这么情真意切地来劝谏叔叔,足见他对于堂兄弟子冯、子勃都怀有深厚的感情。

可是,宋穆公的一番话却是让子与夷如梦初醒:“正是因为先君当初不驱逐你,就可知先君只是让我摄政,最终还是想让我传位于你!”(《公羊传·隐公三年》)宋宣公当年的禅让,不过是想让宋穆公暂时代管国家,等到年幼的子与夷成长起来后再让他正式继位!

所以,正是因为父辈在决定继承人方面的波诡云谲,让子与夷与子冯之间产生了嫌隙。而这种嫌隙,又恰好被枭雄郑庄公给利用了。

郑国是周平王政权的两大支柱之一。周平王政权能够东迁、与携王政权形成对抗,就是有了郑国和晋国的支持。但此时的周平王政权,因为弑父篡位的嫌疑,并未得到天下诸侯的公认。对宋国人而言,西周末期周王室的这场巨变过后,他们倒底是支持周平王还是携王,态度并不明朗。可是,宋国雍氏与郑庄公联姻,证明在春秋早期宋国与郑国已经有了交往。也就是说,宋国并不排斥周平王政权。但宋国公室之女没嫁到郑国,足以证明宋国公室依然对周平王政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宋国就在郑国旁边,却始终对周平王及郑国保持着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这让枭雄郑庄公极为不满。刚好宋国发生了这场继位纠纷,子冯又逃到了郑国。因此,郑庄公就想利用子冯来挑起宋国内斗,从而影响宋国,让宋国彻底倒向周平王政权。所以,在宋穆公死后、宋殇公子与夷正式继位之际,郑庄公就公然宣称要支持子冯回国为君,取代宋殇公!

如此一来,不管宋殇公与宋庄公之间的感情再深厚,都不由自主地成了郑庄公争霸江湖的棋子——宋殇公对宋庄公的忌恨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