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茯苓薏仁赤小豆祛湿有何不同

 醉牛988 2019-05-28

又到祛湿的季节,大家也都知道祛湿三剑客,茯苓薏仁赤小豆,在中医上还有泽泻,猪苓,白术这些中药也是除湿,那么这些药材究竟有何不同,今天本文来略做拆解。



马上要到端午了,临近五月是每年湿气最重的月份,今年又逢厄尔尼诺现象,各地降雨不断,很多人就没看过几天太阳。这种湿气的包围下会感觉浑身像泡在水里了,尤其是脾阳虚的体质,更是会觉得困倦乏力,舌苔白,有齿痕,易水肿,腹胀,身上像被蒙了一层油一样。

湿气的产生根源,是由于脾肾阳虚,体内火力不足,不能将过多的水分运化掉,从而滞留在体内形成湿气。所以湿气一般产生于脾,脾湿之后,再积累蔓延至其他地方。

而茯苓,就是祛脾湿的最常用药。茯苓气味淡而渗,由它煮出来的水喝下去后,能将脾里面多余的水分渗出来,然后通过尿液排出去,所以一般茯苓吃下去后小便会增多,而且利水还不伤正气。不像有些泻药吃下去后拉肚子,也是利水,但是会泄掉元气,人会感觉虚,而茯苓利水就不会。

古人将茯苓看做服食长生的灵药,所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松脂入地千岁为茯苓,盖松之神灵之气。气味甘、平,无毒。所以茯苓不仅仅能除湿,还能延年益寿,据说还有美白的功效。茯苓的心,茯神,可安神定魂,改善睡眠。

经方里面,茯苓的身影到处可见,只要是用以利水健脾的,都要用到它,也有观点说利水其实就是补阳,因为湿气走了,阳气没有消耗就相对来说旺了。

一些滋阴的方子,比如肾气丸,也要用到茯苓,这个观点在青娥学堂强调过很多次,比如用地黄,黄精,天冬等滋阴补水的时候,一定要加入适量的茯苓,用来泄去湿气邪水,方才有地方容纳正水,否则久吃就会在人体产生水肿,肚子变大。

对于追求身材,不想变胖的女人来说,用茯苓养生是最为稳妥的。只是茯苓块比较难煮透,而且有些重,用少了利水效果不怎么明显,真正要快速祛水,要用到60克以上,不过平时养生长期坚持的话,可以15克。

如今茯苓都是人工种植了,作假的也不少,很多人用淀粉块混在茯苓里面冒充,这点需要鉴别,一般淀粉块会掉粉,泡的时候会变透明,当然用碘酒验证更好。

再说薏仁,这个家喻户晓,薏仁跟茯苓祛湿有点不同,茯苓是去脾湿,薏仁因为色白,又比较重,所以沉的比较下,所以常用来一般祛大肠和下半身的水。比如经方里面有味药叫做附子薏仁败酱汤,是用来祛除大肠长了痈肿后产生的脓,也可以祛除大肠中的湿气。

如果腰及下半身的湿气比较重,小腿水肿,腿脚风湿,鞘膜积液,或者有啤酒肚之类的,一般用薏仁比较好。由于薏仁有些寒性,所以对于偏阳虚的人来说,吃了会有些拉肚子,此时就要炒一下再用。而对于湿热重,胃热口臭的人来说,则正好清热,所以八珍粉里面会重用薏仁。

薏仁入肺,肺主皮毛,所以除了清湿热外,还可以让皮肤变得光滑,久服可祛斑美白。一般煮水的话,用30克可见到效果,而磨粉长期服的话,每天15克左右即可。对于肉食多,湿热重,血脂高,容易长痘的人,用薏仁就比茯苓要好。

赤小豆如今也很火,一般容易与红豆混淆,大家用来做豆沙的,都是红豆,赤小豆则比较像长方形,比红豆稍小,红豆是偏圆形的。赤小豆也比较重,性质跟薏仁有点类似,也可以下半身的水,但是却没有薏仁的那种寒性。所以比较适合寒凉体质的人服用。

另外赤小豆色红,味甘酸,入心与小肠,也可入血,所以赤小豆还有补血和降血脂的功效,这一点比较难能可贵,所以尤其适合女人。赤小豆也比较难煮,若是小便较多的人,或者阴虚干瘦的人,则不可以服用,因为怕利水过多伤阴了。

这三个都是常用祛湿品,而且也是药食同源的食物,所以都比较安全,而在经方里面,还有两味利水药比较常见,就是泽泻和猪苓。这两味药一般不可用来祛湿,因为都比较有针对性,都是祛的肾中的邪水。

若是有小便不利,一般会用到,像补肾水的六味地黄丸里面,就用了泽泻来泄肾中之邪水来给地黄腾出补肾水的位置。而一些前列腺炎,小便不利,则是用猪苓汤来利小便。

对于湖南人和四川人,由于都是山中湿地,所以祛湿一般都是用辣椒和花椒,这两味也是祛湿杀器,只是许多人消受不了,吃了拉肚子上火,一旦拉肚子,就容易伤正气。这一点花椒要比辣椒好一些。不过湿热之人都要禁用,因为辣椒会生热。

其实湿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经常与寒热结合起来,与寒结合就变成了湿寒,与热结合就变成了湿热。

湿寒,一般就容易造成风湿关节痛,或者腹痛腰凉,对付单纯的湿寒,倒是比较简单,比如姜枣汤加茯苓,以姜来驱寒,茯苓来祛湿,更重一点的则用真武汤。如果在骨头上的,一般用附子汤,附子驱寒,白术祛湿健脾。

但是湿热,就比较麻烦了,湿与热纠缠,最难去根。湿气被热一烁烧,就像油一样,裹在人体里面,初期叫湿热,热重一点就变成了痰。性质比较粘腻,所以排出去就很难,这些湿热痰到了皮肤表面,出不去就会凸起形成痘痘,所以一般胃中有热又有湿的人,特别容易长痘,大肠中有湿热就容易形成痔疮。

生热一般是肉食和抽烟喝酒造成的,熬夜和辣椒也会,许多肿瘤,也是由这些湿热长期聚集在体内堵塞经络而形成。湿热堵塞肝胆,还会造成胆汁逆流而形成黄疸,皮肤发黄。

要清湿热,一方面要清热,一方面要祛湿,坚持两手抓。比如经方里面的茵陈五苓散,就是祛湿热的典型。茵陈这味药最能清热利湿,加上五苓散,则是针对湿重于热,若是热重于湿,就是茵陈蒿汤。也有上热下寒的,经方里面就用茵陈四逆汤。

茵陈用量也要大一些,一般可用到30克到60克,不过不可大剂量久服,一般保健量在15克即可,总之记住,热重加茵陈,湿重加茯苓。还有一味土茯苓也是祛湿热的,下次会写一篇关于痛风的文章来讲解。

拔罐也可以祛湿,尤其是关节里面的湿气,有时还会拔出水泡。不过拔罐有一点要掌握,那就是觉得某个地方拔着很舒服的时候,才是对的,若是拔的难受还容易晕罐,那就拔错地方了,人体有时很聪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