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漠深处有人家---安迪尔乡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5-29

大漠深处有人家

安迪尔乡

文 / 图 刘光曦

从塔中向民丰方向去138公里处有个向东的岔路口,路牌显示那是去安迪尔乡的,19公里路程。我以160km/s的时速在沙漠公路上狂奔,等自己反应过来已经冲出去好几公里了,没办法只好折回头。

我内心充满好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深处的这个乡是什么样子?这里的人们靠什么生活?四周全是连绵不绝的沙丘,水从哪里来?于是我决定哪怕晚上住在沙漠里也要去探个究竟。

进乡的柏油路是新铺的,在两边黄沙印衬下显得很新,中间一溜交通黄虚线延绵伸向沙漠深处。一辆车也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我自己驾车呼啸着狂奔而行。望着车窗外的沙丘,我内心不禁有些许担心,具体担心什么又说不上来。

大漠深处有人家---安迪尔乡

路旁石碑显示着里程。十几公里后,沙漠里植被和胡杨就明显多起来了。公路在沙丘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颇有韵律和节奏感,加之转弯很急使我不能够分心。突然,道路尽头冒出来一个高高的水塔,显得那么突兀,水塔下面的胡杨树和红柳丛是成片的,十分茂盛。

没有指示牌,没有人指点,但我明白安迪尔到了。

我内心说:安迪尔,我来看你了。

水塔是该乡亚瓦通古孜水厂的。水厂东面有一个水渠(地图上显示那里有一条河。安迪尔河?亚瓦通古孜河?),由南向北满满地流淌着黄泥浆水,难怪要建水厂了。再往前去,路左手,在一个土高台上有所房子,一个男人正在那里忙碌着,旁边一个拖拉机,这幅画面很独特。再前面就是正街了,左手是被围墙挡住了不知后面是什么的所在。右手路旁是一溜几间砖混平房,门前用树枝搭成了凉棚,凉棚下面沿墙跟坐着许多人在闲聊。我慢慢地将车靠在路边准备上前搭讪,但被他们所有人那好奇、探寻的注目礼给吓跑了。

继续往前走,右手紧挨着平房的是“民丰县公安局安迪尔乡派出所”,再后面是“安迪尔乡中心学校”,学校后面是居民房,居民房后面是沙枣树林,成片的,我还以为这里盛产沙枣呢。

再往前就没有路了,折回头,全长不到1000m。

再次回到那群人聊天的地方。

我下车向一个小伙子招手示意让他过来,他过来了但不懂汉语。这时聊天人群中斜着身子步出来一个中年男子,笑眯眯对我说,“我懂我懂”。于是他就从路基下面躬身负手走上来。我们开始对话:

大漠深处有人家---安迪尔乡

朴实的乡民

问:“你们这里的人吃什么?”

他看着我一脸茫然状。

意识到自己的表达问题,我改问:“你们这地里长什么?”我指了指地面。

“哦~”他像是一下子明白了我的问题。

“我们这里长甜瓜”。

“还有呢?”我继续问。

“去年我们开始种了红枣。”“还有一点点包米。”旁边一个满脸黑胡子的汉子补充道。

“其它的呢?”我再问。

“还有羊”。

“有多少?”

“熬浩~~太多了,像树叶子一样多。”

“还有呢?”

“没有了。”“没有了。”这时候那些闲聊的人都已经围拢了过来,齐声附和着。

他开始反问了。

“你一个人开车来的?”

“嗯。”我点点头。

“这个是我的儿子。”他说完搂着我刚才招手讲话的那个男孩子说。

“亚克西!男子汉。”我夸赞了一句。

“你哪里去?和田吗?”

我摇摇头说:“呀~(维语“不”的意思),民丰去。”

“正好,把我的娃娃跟前拿去。”

我指着大男孩问:“他吗?”

“对。还有几个娃娃也民丰拿去,上学的。”

这时候,刚才那个帮腔的大胡子就说:“还有一个,还有一个,我们的护士,漂亮丫头,你也拿去。”

大漠深处有人家---安迪尔乡

沙漠深处有绿洲

呵呵,到这时候我彻底明白了,他们要让这几个娃娃搭我便车去县上学校上学。于是我满口答应:“恰达克幺可,恰达克幺可(维语“没有问题、没有问题”)。

通过这一番交流,我们彼此就建起了信任。于是,通过他们的口我了解到,这个乡人口95户486人,“羊太多了”,具体也就是1000只左右(没有像树叶子一样多),牛6头,毛驴子8个,两只母狗一只公狗,3个医生,4个护士,6个老师,1个警察还经常不在,干活的人嘛,差不多100个有。有班车往返县上但不定时,偶尔来一次常常是人多坐不下。像今天这种情况,没有办法了就打电话叫出租车来接人,包一个车30快钱。(他们自己说的,反正我不信100多公里车费这么便宜)。只有这一条公路连接乡里和外面的世界,平时少有外面人来,来一个生人全乡人民都知道。白天没有电视,晚上用电是太阳能蓄的,两个维吾尔语台,五个汉语台是cctv,说汉话没有人看。手机可以打但没有网络,不能QQ聊天。

还有一点我十分好奇,就在我们聊天期间,没听到有人喊叫,没看到有人奔跑传递,这些孩子们怎么都背着书包陆续集合在了一起?当大胡子指着远处一扭一扭向我们快步走来的漂亮护士时,也没见谁去通知她,那他们的信息是怎样传递这样快的呢?

还有,这个乡里不管大人还是小孩,许多人就像海边的渔民一样打着赤脚,个别人最多希拉个拖鞋,我心里纳闷儿,路边上野地里到处是骆驼刺,他们打着赤脚怎么下地干活呢?

大漠深处有人家---安迪尔乡

真实的塔克拉玛干腹地

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在塔里木寻宝探险,是不是在这一带、这个村子里雇佣了那个叫“奥尔德克”的汉子,为了那把要命的挖井铁锹而在大风中睡在了寺庙里,第二天捡回了“雕刻着美丽纹饰的木板”?那个叫“阿不旦”的“罗布人的行政中心”的村子如今又在哪里呢?他们是一个族脉繁衍在这茫茫沙海中还是后来因为什么原因移居到了这里?仰或如沙俄时期流放罪犯的后裔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再也没有离开?还有那个英国学者、探险家A·斯坦因是在谁的引领下首次发现了那个著名的尼雅遗址?丹丹乌里克、楼兰古城、尼雅遗址、克里雅河、玉都和田...一时间我已如迷失沙漠的人一般,时空倒错位置不清...

为赶时间,知道这几个孩子中有人懂汉话,我们就抓紧时间向民丰县城出发,还有一百多公里路呢 。

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就进了县城,快进县城时赶上了沙尘天气。我把他们各自送到地方以后,也赶紧给自己安排住地,一问才知县委宾馆叫“尼雅公寓”。

大漠深处有人家---安迪尔乡

去往沙漠深处的路

晚上,我趴在电脑前查看资料,“安迪尔”一词为突厥语,意为“横向展开的平地”。因安迪尔河水缓缓而流故名。1952年设立安迪尔管理区;1958年安迪尔管理区和安迪尔牧场合并为安迪尔公社;1962年撤销安迪尔公社党委和管委会,恢复安迪尔管理区和安迪尔牧场;1984年安迪尔管理区改为安迪尔乡;1996年8月安迪尔乡搬迁至亚瓦通古孜村。此地距民丰县城130公里,东邻安迪尔牧场,西接尼雅乡,南连萨勒吾则克乡,北与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相毗邻。经济以种植甜瓜为主,耕地面积3万亩,林业用地面积0.2万亩。甜瓜种植面积1万亩,总产1万多吨;主要植被有:胡杨、红柳、芦苇等。主要野生动物有:野猪、狐狸、野兔等。安迪尔乡因受特殊气候条件影响,立足特色优势,生产的“安迪河”甜瓜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通过科学种植,产出的瓜香甜可口,是没有施加化肥和农药的纯绿色食品,现已享誉全疆。等等。

大漠深处有人家---安迪尔乡

道路、交通工具和人

此时,我坐在尼雅公寓房间里把去安迪尔的感受整理成文字与你们分享,但老实说,我头脑还像傍晚沙尘天一般无法厘清。那些生活在沙漠深处的人们啊,政府没有忘掉你们,国家机构设置齐全就是明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