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面还有368桌……”,那些排队上瘾的成都人,后来全都饿死了吗?

 xqwsan 2019-05-30

成都人爱排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最近一次因为排火锅上镜,是在央视刚播的「城市24小时」里。

晚上630,春熙路的大小火锅店早就排到了650号开外。

一群年轻人打算用一顿火锅,给当晚就要出差的朋友饯行。结果,这位朋友愣是没等到叫号,临上飞机了也没涮上一口鲜毛肚……

惨是惨了点,但是想想从六点排到九点半,谁等谁误机,只有等下次回来再聚了。

有数据显示,一个成都人平均等位的极限时长是3.5小时。

难怪连央视都说,“为了吃火锅排队,大概是成都人最坦然的在所不惜了。”

答案当然是不会。

成都人排队多半为了吃,一般来说,商圈的品牌店会提供各种零食水果饮料,就像海底捞,所以在排队过程中被活活饿死是不大可能了。

甚至我觉得要不是因为场地有限,他们完全可能边等位边搓上几圈麻将,以此转移注意力。

也有长期混迹商场的老手,长年累月拥有了一套自己的排队系统。

佛系的不挑食,一到商场就先把F5-F6通通排一轮,然后哪家先叫号吃哪家。反正都有人排,吃哪家也不觉得亏。

也有专一的,3682个小时也任劳任怨地排,和闺蜜摆会儿龙门阵,时间就混过去了。

当然还有能控场的,对每家店的排队时间了如指掌,拿完号安排场电影再调头回来吃饭,巴巴适适女朋友还夸他会办事。

不过如果是像长沙网红龙虾馆五一期间排7000桌这种,我估计热衷排队如成都人也会拒绝吧

不过要是排苍蝇馆子,这套系统就不太奏效了。

首先,苍蝇馆子走的都是薄利多销路线,不太会像品牌店一样准备小茶点。

其次,这些馆子通常都是艺高人胆大,老板傲气得很,爱排排不排走是他们的一贯作风来我这儿都是些认口味的熟客,他们哪会讲究这些嘛!

▲ 藏在钢管厂的熊记凉拌菜,街坊吃了整整34年

那么问题来了,在苍蝇馆子排队,成都人又是怎么扛过去的?

像成都这样的美食之都,一条街、一个社区只要有一家店火,就会有一种生意迅速向这里靠拢——

摊摊儿车,卖的是天蚕土豆鸡爪冰粉一类的解馋小吃,随时根据人流转移战场。

如果说店铺是正规军,那么摊摊儿车就是游击队。

它们卖的小吃分量不多不会影响今晚的正餐,所以是成都人等位过渡期的最佳选择。

虽然摊摊儿车利用排队经济学完全不愁生意,但苍蝇馆子周围的店就多半没那么幸运了。

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成都人心中的美食天平,向来公正得很。

成都一直就有苍蝇馆子文化,很多都是开在居民楼里的社区店,地方本来就小,也就四桌的样子,所以老板经常会自行拼桌。

成都人也大都习惯了,一来可以替一个战壕的战友缓解排队压力,二来如果旁边出现了什么眼馋的菜色,也好第一时间指着盘子说,老板儿,加份儿这个嘛!

如果你叫老板儿重新换个宽敞的地方,老板儿大多会一口回绝,做得久了有感情了,搬走了人家难得找'

▲ 双流的三样菜卖了20多年,只卖中午,不是熟人带路根本找不到

我就记得小学时候我家楼下有家红油水饺店,只有老板娘一个人顾,几平方的店就摆了两张桌子,生意好到天天排队根本不愁卖。

后来她家扩了店面,反而没了之前天天爆棚的景象,也不知道是不是排队等位的辛苦,会把入口的美味无限放大。

成都人念旧,骨子里会给这些老店留足地盘。

不信你随便拎一个资深土著,他给你报出来的常去火锅top3,绝对不是什么大牌连锁,也不是某众点评上的五星店家,而是那种偏得不能再偏、实惠得不能再实惠的街坊火锅店。

反正正规请客很少光顾,因为他们也不清楚对方是吃味道还是吃环境,但是老友聚餐就一定选这里,只有这口才最香最正宗。

比起老店的稳,尝试一家新店就像一场扫雷大战。

好吃,皆大欢喜;踩雷,牙尖的成都人可不会只是简单拔个草。

100字小短文时刻准备着,要一次断了这家店在他们朋友圈生存的任何可能性……

这种扫雷行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成都的美食生态,味道不OK的店,早就被成都人拒之门外了。

成都人爱新鲜,好热闹,对外来美食向来都是开门迎客。

他们既不会拒绝清淡的潮汕牛肉锅,也不会拒绝酸辣的泰式冬阴功,更不会拒绝和老外们一起去桐梓林吃一份正宗的美式厚切牛排。

也正是因为成都人好吃,才有了眼下这片百家争鸣的美食江湖啊!

与其说成都人愿意排队,不如说成都人有时间排队。

城市24小时里,成都下班族不回家的比例高达54%,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融入夜色,准备开启一天之中最放松的夜生活了。

大家都说成都悠闲,其实重点在悠不在闲。

而这份只属于成都人的悠悠然,从巷子里的大排长龙得见,从他们愿意为一口涮毛肚等上两小时的日常得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