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阳明心学终成一代圣哲

 杏林愚客 2019-05-30

经过500多年的发展,阳明心学依然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需要五百年前的阳明心学重新发挥它的意义与价值,并将其尽快地普及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可以预见,新时期、新形势下,阳明心学必将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以龙场悟道为发端,阳明心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理论支撑的心学体系。

阳明心学三大核心理论

如何理解这三个核心理论及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呢?一是“心即理”,这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的理论基础,亦可说是他的宇宙观,是贯穿心学始终的主线,其后出现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等都是“心即理”的扩展和执行。什么是心?心是人所独有的,它是天命之性,是老天给人最慷慨的礼物,因此叫“天植灵根”!之所以是“灵根”,因为心有灵性,它的灵性只是在它能认识世界,反映世界,还原世界,就像传习录中常用的镜子的比喻,纯洁的心能真真实实的反映事物,还原事物的本然之理,当它这样原原本本的还原事物时,它就和事物本身完全一致,不差分毫;即指靠近,接触的意思;理就是天理就是道,就是老子讲的“道法自然”的那个“道”,就是世界万事万物之所以要如此运行的本然之理。“吾心接触、靠近天理”,如何能更真实的靠近天理呢?需要人用一颗纯洁的、毫无杂念的心去“悟道”,因此叫“心即理”。 阳明的“心即理”打通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形而上的天理以及形而下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 将三者统合在本心之中。因此, 他主张“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去掉人欲之私, 不断彰显本心蕴藏的光明,即是修行中所讲的那个以“无我之心”去“悟道”。

以“无我之心”而“悟道”

二是“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其理论体系的主体。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着重于从知行的同一性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任何未经证实的理论都需要实际执行和实践验证方能证明其理论的合理性,“知行合一”即是在讲具体执行过程的方法和原则,这与我们现在始终强调和坚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是修行中所讲的那个“行道”的状态。做什么事情都要 “知行并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之上, “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并非两个命题, 实则是一个命题。“心即理”是知,“知行合一”则是在知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执行,实践验证的过程。因此“知行合一”既可矫正程朱理学“知先行后”之偏,又可补救世人“知而不行”之弊。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之所以能够合一, 在于人自身就有“知行本体”。这个“知行本体”, 既是“心即理”之心, 也是“良知良能”。一方面, “心即理”表明此“知行本体”自身即为立法原则, 赋予了事物以道德秩序与准则, 所以要认识这个道理、要行这个道理, 无需“外心以求理”, 只需“求理于吾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 知行统合于人的本心。另一方面, “良知良能”表明此“知行本体”本身还是道德认知原则与践履原则, “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弟,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见到小孩子要掉进井里了, 人当下即起恻隐之心, 当下即去援手相救, 这就是“本心”的自然显露和发用, 就如同见漂亮的事物产生倾慕, 闻到恶臭时自然感觉厌恶一样, 不需要掺杂刻意的思索, 也不需要在思索之后再有意识地采取某种行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 知和行之间也没有丝毫的间隔。这是道德的直觉、正义的冲动。正因为人有这样一个“心之理”的心, 或者“良知良能”作为人的知、行活动的根本依据, 也就是“知行本体”, 所以阳明才说:“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 已自有知在。”可见, 知和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知行合一

三是“致良知”,这是阳明心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王阳明对“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学命题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即是思想修为最终的“得道”状态。所谓良知, 就是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致”字则出自《大学》的“格物致知”。阳明创造性地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 实现了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为一。首先, 在阳明那里, 良知是一个贯通天人的概念。他说:“心之本体即是性, 性即是理。”性是天性, 理是天理, 心之本体是本心, 也就是良知, 三者之间是对等的关系。所以, 宇宙间最根本的秩序也就是“天理”, 天对人的本质性规定也就是“天性”, 以及人的道德本质和主宰也就是“本心”, 三者就完全贯通起来了, 本心或良知于是直接成为天理的具体表现和生发之源。

“致良知” 即为 “得道”

因此所谓“致良知”, 也就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不断地向至善的道德本体归复, 以达到极致。“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这个“致”字既作名词, 有极点、终极之义, 又作动词, 有向极点运动之义。“致良知”就是使良知致其极, 就是扩充良知本体至其全体呈露、充塞流行, “无有亏缺障蔽”。人生中良知充扩至极的过程是无限的。一方面, 良知本体的至善性、绝对性和普遍性为人们的道德践履和成圣成贤的追求提供了内在根据和根本保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人人皆可成尧舜”的道德洞见, 能有效促使道德主体挺立, 激发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 又要对良知本体在现实环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对性、具体性以及致良知过程的无限性保持清醒认识, 以防道德主体的自我膨胀、猖狂及虚无。第二层意思是“依良知而行”。“致”字在这里相当于“行”字, 致良知即“行良知”, 即依良知而实行。阳明更为强调这一面, 他说:“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 他是便知是, 非便知非, 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 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

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得道者圣

至此,我们对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了解,“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归纳起来,就是六个字“悟道,行道,得道”。自古闻道者多,悟道者减半,行道者少之又少,得道者如凤毛麟角。既然良知永不泯灭而且可以随身携带,遇见任何事情,只要对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对错是非,而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时!这就像带了一只罗盘,可以随时校正自己的方向。只要坚持修炼,自然就距离成贤成圣而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