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渐华 2021-03-09

东方既白 著

众所周知,以龙场悟道为发端,阳明心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理论支撑的心学体系。纵然经过了500多年的沧桑巨变,发展到了今天“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阳明心学依然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也需要五百年前的阳明心学重新发挥它的意义与价值,并将其尽快地普及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可以预见,新时期、新形势下,阳明心学必将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再次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阳明心学三大核心理论

因为,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中国人历来看重的整体生命观和哲学观,决定了我们在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整体循环过程的理念。即在实现了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达到了“明心见性”的境界,通达了万物的本质之后,还远远不够,这只是达到了阳明心学“心即理”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践行“无为而治”的指导作用,只有达到了这个“无为而治”的整体过程,才算达到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的层次,完成了整个“心即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过程,并切实履行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知行合一”过程,实现了迭代精进,才能最终达到“致良知”的至高境界。

所以,阳明所言“心即理”,就是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是实现“知行合一”,即老子所说的“道人合一、无为而治”的首要且必要条件。只有完成了整个循环过程,才有可能“致良知”,才有可能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指导和辅助其他人,使其沿着前人指明的道路顺利完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整体循环过程,甚至达到迭代精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终极蜕变。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心即“混沌无极”之理,以“无我之心”而“悟道”

因此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就直抒胸臆地说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问题。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紧接着在第四十二章又说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问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其实,这都是符合其宇宙大循环体系的整体逻辑规律,只是后人无法从中整体把握这个中心观点和精要而已。

那么现代人到底改如何理解阳明心学及其这三个核心理论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呢?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具体解析。一是“心即理”,这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的理论基础,亦可说是他的宇宙观,是贯穿心学始终的主线,其后出现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等都是“心即理”的扩展和执行。什么是“心”呢?“心”是人所独有的,它是天命之性,是老天给人最慷慨的礼物,因此叫“天植灵根”!之所以是“灵根”,因为“心”有灵性,它的灵性只在于它能认识世界,反映世界,还原世界。

所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把它比喻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因为纯洁的“心”,“混沌无极,无私无我“,能真真实实的反映事物,还原事物的本然之理,当它这样原原本本的还原事物时,它就和事物本身完全一致,不差分毫。而且这个像镜子一样的“心“,可以像下图中的”混沌无极“一样,”其大无外“,王阳明说” 心外无物“ 的境界,就是下图”其大无外“的”混沌无极“所展示的状况。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混沌无极”

“即”是指靠近,接触的意思;”理“就是天理,就是”道“,就是老子讲的“道法自然”的那个“道”,“混沌无极“的那个”道“,就是世界万事万物之所以要如此运行的本然之理。“吾心接触、靠近天理”,如何能更真实的靠近天理呢?需要人用一颗纯洁的、毫无杂念的“心“去“悟道”,因此叫“心即理”。具体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心即理“的境界呢?”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混沌无极“,是”心即理“的境界;”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混沌无极“ ,也是是”心即理“的境界,其大”无极“,其小亦”无极“,无极至极,终致于对立统一。

所以,阳明的“心即理”,打通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形而上的”天理“以及形而下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 将三者统合在本心之中。因此,他主张“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去掉人欲之私, 不断彰显本心蕴藏的光明,即是修行中所讲的那个以“无我之心”去“悟道”,并最终达到如上图中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方得始终,方为圆满,也才能在”物极必反“的整体循环过程中再次达到”心外无物“、”其大无外“的至境。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混沌无极”

二是“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其理论体系的主体。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着重于从知行的同一性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任何未经证实的理论都需要实际执行和实践验证方能证明其理论的合理性,“知行合一”即是在讲具体执行过程的方法和原则,这与我们现在始终强调和坚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是修行中所讲的那个“行道”的状态。做什么事情都要 “知行并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之上, “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并非两个命题, 实则是一个命题。“心即理”是知,“知行合一”则是在知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执行,实践验证的过程。因此“知行合一”既可矫正程朱理学“知先行后”之偏,又可补救世人“知而不行”之弊。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因此,说完了人类站在万物自身的立场和角度,参悟阳明所言“心即理”的过程之后,紧接着就要再说说人类站在“道”的立场和角度,参悟阳明所言“知行合一”的过程,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完整循环过程,因此阳明先生才说“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当然到了后面这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知行合一”、“无为而治”过程,就很简单明了,单纯而单一了,就只剩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一条路径和结果了,因为其他所谓的“中士”和“下士”,是无法达到“道”的终极层面和维度的。

当然,“知行”之所以能够“合一”, 亦在于人自身就有“知行本体”。这个“知行本体”, 既是“心即理”之心, 也是“良知良能”。一方面, “心即理”表明此“知行本体”自身即为立法原则, 赋予了事物以道德秩序与准则, 所以要认识这个道理、要行这个道理, 无需“外心以求理”, 只需“求理于吾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 知行统合于人的本心。另一方面, “良知良能”表明此“知行本体”本身还是道德认知原则与践履原则, “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弟,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

比如孟子说“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就是“本心”的自然显露和发用, 就如同见漂亮的事物产生倾慕, 闻到恶臭时自然感觉厌恶一样, 不需要掺杂刻意的思索, 也不需要在思索之后再有意识地采取某种行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 “知”和“行”之间也没有丝毫的间隔。这是道德的直觉、正义的冲动。正因为人有这样一个“心之理”的心, 或者“良知良能”作为人的知、行活动的根本依据, 也就是“知行本体”, 所以阳明才说:“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 已自有知在。”可见, 知和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所谓“修行修行”,有修有行才能圆满,因此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所以老子说“无为”,说“无为而治”,并不是要求大家什么都不做,还要求“上士闻道”之后,再“勤而行之”呢。 那么具体又改怎么行呢?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无为而治”,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境界,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境界,助力万物“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行到什么程度就“功德圆满”了呢?行到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内,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公约数,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以至于把“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区域扩展到“至大无外”,如此就能达到阳明先生所言的“致良知”境界了,这就是下图所要表达的整体内涵所在。

因此,阳明先生所言“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过程,是一个整体上对立统一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过程,他本人亦说”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没有达到前面”其小无内“、”心内无物“、”混沌无极“的”心即理“境界,是不可能再反过来对立统一到后面”其大无外“、”心外无物“、”混沌无极“的”知行合一“层次的。”其小无内“、”心内无物“与”其大无外“、”心外无物“都是”混沌无极“的对立统一体,是整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心即理“状态是”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知行合一“的首要且必要条件,”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知行合一“则反过来又是”心即理“过程中”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必然结果。若无法真正做到前面”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心即理“,自然就无法做到后面”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知行合一“,若”心即理“的时候”其小有内“、”心内有物“,到”知行合一“的过程自然就会”其大有外“、”心外有物“,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什么是阳明先生所言的“心”呢?”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混沌无极“就是他所言的”心“,”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混沌无极“亦是他所言的“心”。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其大无外,心外无物,其小无内,心内无物,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所以他才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自己做到“不动心”,却使用各种手段让敌人动心,只要敌人一动心,就能打胜仗。如何做到“此心不动”呢?王阳明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静坐,体认自家天理,提高知觉能力。二是在事上炼,在实践中检验,从而达到“动亦定,静亦定”从容淡定之状态。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以后,行事更加犀利、透彻,往往能处变不惊,闲庭信步。

比如,王阳明带兵打仗几乎百战百胜,从其传记来看,没有败绩,悟得了兵法的精髓,并能灵活运用到剿匪和平叛的实践中,这其实是心学与兵法的融合,成了王阳明心兵法。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无为而治”,乃第一兵法智慧。

因此,老子所言的“混沌无极”、“无为而治”,就像一个摄人心魄的照妖镜,人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欲望和恐惧,看到自己的影子和想要成为的样子,因其内心极度的贪婪和恐惧而精神崩溃,无力招架。正如那“呆若木鸡”的斗鸡:“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异鸡为什么“无敢应者,反走矣”?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的恐惧,它在其中看到倾泻而出的“杀气”。又如那“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高明人之间玩得就是“混沌无极”的心理战,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难怪司马懿会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因为他在其中看到了如影随形的“十面埋伏”,舍身犯险,冒险进攻不符合他的生存哲学,“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能打败终极无赖小人的往往就是他们自己的贪婪和恐惧。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混沌无极”犹如神仙手中的“照妖镜”

然而“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做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至关重要,如果能在“心”上多下点功夫,向内整顿身心的力量,身心合一,就可能超过90%的同龄人,实现人生逆袭。

三是“致良知”,这是阳明心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王阳明对“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学命题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即是思想修为最终的“得道”状态。所谓良知, 就是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致”字则出自《大学》的“格物致知”。阳明创造性地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 实现了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为一。首先, 在阳明那里, 良知是一个贯通天人的概念。他说:“心之本体即是性, 性即是理。”性是天性, 理是天理, 心之本体是本心, 也就是良知, 三者之间是对等的关系。所以, 宇宙间最根本的秩序也就是“天理”, 天对人的本质性规定也就是“天性”, 以及人的道德本质和主宰也就是“本心”, 三者就完全贯通起来了, 本心或良知于是直接成为天理的具体表现和生发之源。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致良知” 即为 “得道”

因此所谓“致良知”, 也就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不断地向至善的道德本体归复,以达到极致。“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这个“致”字既作名词, 有极点、终极之义, 又作动词, 有向极点运动之义。“致良知”就是使良知致其极, 就是扩充良知本体至其全体呈露、充塞流行, “无有亏缺障蔽”。人生中良知充扩至极的过程是无限的。一方面, 良知本体的至善性、绝对性和普遍性为人们的道德践履和成圣成贤的追求提供了内在根据和根本保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人人皆可成尧舜”的道德洞见, 能有效促使道德主体挺立, 激发道德理想追求。

另一方面, 又要对良知本体在现实环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对性、具体性以及致良知过程的无限性保持清醒认识, 以防道德主体的自我膨胀、猖狂及虚无。第二层意思是“依良知而行”。“致”字在这里相当于“行”字, 致良知即“行良知”, 即依良知而实行。阳明更为强调这一面, 他说:“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 他是便知是, 非便知非, 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 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

继张载“为天地立心”后,王阳明为“人”也立了一个“心”

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得道者圣

既然“良知“永不泯灭而且可以随身携带,遇见任何事情,只要对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对错是非,而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时!这就像带了一只罗盘,可以随时校正自己的方向。只要坚持修炼,自然就距离“超凡入圣”而不远了。至此,我们对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了解,“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归纳起来,就是六个字“悟道,行道,得道”。

然而, 自古闻道者多,悟道者减半,行道者少之又少,得道者如凤毛麟角。“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阳明心学亦有其不可回避的时代局限性和先天性不足,下一节我们就来谈谈《阳明心学的先天性不足及其破解之道》。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天地本无心”,张载“为天地立心”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