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小儿常见的肺系疾病,以咳嗽为主。咳以声言,嗽以痰名,有声有痰谓之咳嗽。西医学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属于本病的范畴。 诊断要点 1、常见于感冒后,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2、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或者提示肺纹理增粗。 3、外感咳嗽一般起病急,病程短,伴发热、鼻塞、流清鼻涕等外感表证。 其病因病机 1、病因:外邪侵犯皮毛、口鼻,肺卫受邪,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2、病机:一般而言,咳嗽病位在肺,肺失宣肃导致咳嗽。除肺以外和脾功能最为密切,“脾为生痰之源”,若脾胃功能失调,运化水液能力下降,水湿就会内盛,痰饮内停,上犯于肺,肺失宣肃而成咳嗽亦多。 3、除肺脾以外,小儿咳嗽还有夹痰、夹食的特点。 《幼幼集成》: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但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 咳嗽分型 1 风寒咳嗽 鼻寒,喷嚏,流清涕,咳嗽,痰鸣,口不干渴,舌苔薄白。 2 风热咳嗽 轻证:鼻塞,流涕,喷嚏,咳不甚,热不高,口微渴,苔薄白或微黄,脉浮微数。 重证:咳嗽剧烈,喘促身热或兼有表证,流清涕,喷嚏,里热炽盛者鼻孔红或烂,口干尿黄,舌红苔黄。 3 痰热咳嗽 痰甚于热:咳嗽痰多,喉间痰鸣,气紧,咽红,舌质微红,苔白或微黄有津。 热甚于痰:咳嗽不甚,痰少黄稠,咔吐不利,口干喜饮,大便偏干,小便黄,舌伟红,苔薄黄。 4 湿热咳嗽 咳痰不利,痰黄稠,舌苔白黄腻或兼发热,口干不欲饮,饮亦不多,小便短黄。 5 燥热咳嗽 咽干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咳嗽,饮水后可暂时缓解,继而复咳,唇舌红干,舌苔薄黄乏津。 治疗原则 1、总的原则:宣肃肺气,佐以疏风解表。 2、兼夹辨治:有寒的散寒、有热的清热、有燥的润燥、有痰的化痰、脾虚的健脾、食积的消食。 在本次课程中,李正茂老师还谈到很多他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一些经验用方、经验用药,以及在临床当中面对这些风寒、风热、痰热、湿热、燥热证型时应该怎样加减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最后还分享了他平时给小儿家属交待的日常调护方法,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
|
来自: 彼案 > 《感冒.烧.咳.湿.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