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那样肢解道德经,辱没了先人,亵渎了经典啊

 wlr6688 2019-05-31

一位叫“西湖老道”的网友上周在我的文章后写下一大段话,大概意思是:你写的文章肤浅,漏洞百出。你连“天道”“人道”都没搞清楚,就人云亦云跟风起哄。网上那些垃圾都是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捣鼓上去的,把好好一部经典肢解得支离破碎。你最好先学习两年后,再来谈经论道,不要辱没了先人,亵渎了经典!

“你们那样肢解道德经,辱没了先人,亵渎了经典啊

以下是我们俩关于《道德经.》的一些争议,欢迎您对此发表高见,共同学习。

我对道童的质问写了很长的回复,大致是说很希望听听他对“天道”“人道”的看法。当天晚上他就回复了我:

“你的观点苍白无力,大致来源于道听途说,没有自己的切身感受。

“首先是你们不动脑子,肢解了老子的智慧,比如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你们的理解是:天之道,不就是一个张开的弓箭吗?拉高了过火了,就压低一些。太低了射不到目标,就抬高一些。拉得太满了就放松一些,拉不到位就加把劲。这就是天之道,他是减少多余而补充不足。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它是减少不足的,以此来奉献给本就有余的。谁才能循乎天之道,把自己的有余补给天下不足的人呢?只有有道之人。因此,圣人有为而不占有,有成而不居功。他是不想彰显自己的贤能。

“你们那样肢解道德经,辱没了先人,亵渎了经典啊

“你认为这个解释是对的,不是吗?我告诉你,谬之甚也!

“你们对天之道和人之道的领会停留在表面,不愿花精力做深层次的探讨。老子这段话的用意在于:

“天之道者,阳也,刚也,强也。他维持着有无、多寡、得失、生死、贫富等一切对立面的平衡,排斥一切多余的存在,因而对多余的存在,会毫不留情的予以损毁。同时又是包容的,他包容一切不足的存在,他给一切不足留有成长的空间;而人之道者,阴也,柔也,弱也,人在增补有余,而减损不足。

天和人是道的相对面,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人在减损不足而天在弥补不足,人在制造有余而天在损毁有余,两个角色并行相悖,各行其道,又相互协和,以保持着一个共同的“道”的平衡与永恒。

“你们那样肢解道德经,辱没了先人,亵渎了经典啊

天道就是天道,人道就是人道,人道若一味地跟着天道转,那就进入了意识上的误区,若是以天道为宗而诋毁人道,则更为荒谬。所谓的替天行道,是骗人的把戏。人,就要行人之道,天,才去行天之道,只有这样,天道与人道一起,在遵循一个大的“道”的框架里,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对于道童先生这番高论,我真的没法全部接受,因为老子讲得很清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什么到西湖老道那里就变成了天道与人道各行其道了呢?

“你们那样肢解道德经,辱没了先人,亵渎了经典啊

他的回复很简短:

“天道、人道都在“道”的范畴之内,是两个并行但相互制约的主体。不只天道是循乎自然的,人道亦然。此二者,谁违背了自然,都要上受到惩罚。”

他的话让我琢磨到现在,依然没法接受。但我对他的“敢为天下先”的见解还是很感兴趣的。他对于老子的“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原文做了一些改动,在“三曰不”后边加了个句号,成了这样的: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你们那样肢解道德经,辱没了先人,亵渎了经典啊

我对西湖先生这样的解释只是觉得新鲜,但也是不敢苟同。之所以感觉新鲜,是因为在我的认识里,我宁愿倾向于老子作为智者,他不应该是一些人理解的那样,逃避现实、消极避让。比如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哪里有柔弱的意思?在这里,老子把“利”与“争”放在一起比较,强调的是“谦让”的美德。

水的德性不只是柔弱的,它也是包容的、刚强的。水之善,除了有“居众人之所恶”的谦让,同时它也可以飞瀑直下,滴水穿石,也可以巨浪滔天,汹涌澎湃。老子只是把它拿来说明一个道理:随遇而安,道法自然,为而不恃,功成不处。

孔子在回答子贡问水的时候,说过一段话,其中就有“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的话,也许,这两位智者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作为理解老子“水论”的参考,可能会加深我们对《道德经》的理解。

您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