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是痛风的前身,长期尿酸居高不下,久而久之,就会诱发痛风,正常情况下,男性尿酸值为149~416μmol/L,女性为89~357μmol/L。 若是一直高出这个水平,这样就会析结尿酸盐沉淀在关节、骨骼处,造成关节肿胀、疼痛,诱发痛风结石。 如今我国痛风人数已经要直逼1亿,正常来说人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使机体处于平衡状态。 但如果排泄机制出现障碍,甚至摄入嘌呤过多,这样身体就无法及时分解,导致高尿酸的出现了。 除了酒,这4种食物最好撤下餐桌,以免病从口入! 第一种、果汁、饮料、部分水果 这些食物里面大多富含果糖,而果糖对于痛风患者就没有那么友好了,果糖对尿酸的影响很大。 这是因为果糖会在人体内转化成嘌呤的底物,促进嘌呤合成,使得尿酸含量增高,增加痛风发作几率。 另外,如果大量摄入果糖,还会造成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间接减少肾尿酸的排泄,对疾病不利。 所以,就像甘蔗、葡萄、梨、苹果等,太甜的要少吃,更不要榨汁。 第二种、红肉及内脏 高尿酸患者要避免病从口入,减少红肉及内脏的摄入,这是因为牛羊肉、及其肝肾都是高嘌呤食物,不仅富含的大量的脂肪还有胆固醇,一旦吃的过多,除了加速高尿酸的发生,还会诱发其他“三高”等并发症。 因此,要改掉大量吃肉的坏习惯,尤其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每日摄入的肉类不能多于50g。 第三种、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包括很多,如咸菜、咸鱼、泡菜等等,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里面富含大量的盐分,在腌制过程中可产生的大量的亚硝酸盐,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阻碍尿酸的排泄,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 尤其是小鱼干,这当中嘌呤含量就高达1538mg/100g,对于高尿酸患者危害甚大,所以,一定要少碰。 第四种、海鲜 海鲜味道鲜美,深受不少人的喜爱,但是这种美味却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特别是对于痛风患者,尽量少食用为好。 海鲜大多嘌呤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加速尿酸的代谢,诱发痛风。 如白带鱼、沙丁鱼、多春鱼、海参、生蚝、鲭鱼、鱿鱼、墨鱼、小鱼干等等,不要为了满足嘴巴,而苦了自己。 怎么确定尿酸是否过高呢?注意身体发出的这3个“求救信号”! 1、排尿异常 尿酸的代谢主要是通过肾脏,若是尿酸长时间滞留在体内,对肾脏的伤害更是首当其中。 尿酸会在肾脏内形成肾结石,堵塞肾小管,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 因此,如果经常性的尿频、尿急、或尿量较少,一定要格外注意。 2、关节疼痛 尿酸长期居高不下,就会在身体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因此,会有关节疼痛、肿胀等感觉,这也证明了,高尿酸很可能已成为痛风。 3、血压异常升高 血尿酸水平与压相关,血尿酸水平越高,压的程度越重。尿酸盐沉积于小动脉壁,损伤动脉内膜,可诱发和加重高血压。 预防高尿酸,减少痛风,谨记“多喝二水,少做三事”! 多喝二水: 1、苏打水 苏打水的作用是在于碱化尿液,减少高尿酸在肾脏中的累积,降低肾结石或者损害肾脏皮质细胞的风险,因此,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平时喝苏打水,或者吃碳酸氢钠片,是有一定的获益作用。 2、草药茶水 茶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方式,温和而持久,是预防疾病不错的方式。在水里加入黄花苗和苦兰菊,制成黄花苗苦兰菊茶,热水冲泡即可。 ![]() 黄花苗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有消炎排毒之效,还是很好的"尿床草",可以帮助人体排出多余尿酸,还有保护肝肾的作用; 苦兰菊:现代研究发现,苦兰菊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之效,有利于增加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出体外,进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其中的有效成分,还可抑制尿酸合成过程中次黄嘌呤酶的作用,减少尿酸的合成。 并且,可改善由高嘌呤饮食,所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并可综合调节脂、糖、尿酸交互紊乱的作用。 二者搭配,对于降低尿酸、排出内源性尿酸,预防痛风,有很大的好处。 少做三事: 1、少懒惰 ![]() 现代越来越便捷,很多人也越来越懒,长此以往,身体的代谢速度就会不断减退,而且还会导致肥胖,注意,肥胖也是诱发痛风的一大主因。 临床显示,40%左右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肥胖患者代谢较慢,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所以,平时最好积极运动,减少久坐的时间。 2、少拖延 ![]() 生活中,很多人在查出高尿酸的时候,因为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就会选择不治疗。 但是这样的危害很大,要知道成年男性尿酸超过416umol/L,女性超过357umol/L就应该立即使用药物治疗了。 真等尿酸过度沉积在关节或者肾脏中,再想治疗就难上加难,危害也更大了。 3、少忽视 ![]() 临床上,确诊痛风有两种检查方法: 关节液分析,就是用无菌注射器扎到关节内抽出其中的关节液,然后再分析是否有尿酸结晶体和感染标志物,抽的时候常用到局部麻醉; 血液尿酸检查,主要检查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是否过高。 根据以上两个检查项目的结果就能确定人是否有痛风。一旦查出来,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