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宽颐和园全景图 一直有传说,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修造颐和园,以致甲午大败。这是谣。 园工的开设,固然可说是为慈禧祝寿,但是在圆明园已被焚毁的情况下,不仅慈禧太后,即现任与未来皇帝,仍然需要一个在京休闲兼办公的去处,天天待在紫禁城,帝后都受不了。也就是说,无论祝寿与否,作为皇家体制,终是需要这样一所园子。 当然,为了园工而挪用海军经费,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但是,园工挪用了海军经费吗?答案是NO。 所谓海军经费,即北洋水师的军费。军费订有章程,为每年二百万两,但是,实际收到的,年均在百万左右。这里面没有什么太大的贪腐,清代中央政府对于部省预算的拨款,几乎都是要打折扣的。那么,海军到手的钱,去了颐和园?没有。北洋海军再节约,每年也必须花掉一百五十多万两,否则无法运行,而中央拨款只有百万,军方得靠自己举债挪借,勉强支撑,根本拿不出余款报效老佛爷。 园工挪用的经费,来自海军衙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的简称)的经费。这个衙门,听上去似乎只管海军,其实是当时的权力中枢。此前,中枢是军机处,後来权力转移到总理衙门,到了光绪中期,则由海军衙门领导一切。海军衙门的老大是醇亲王,他的儿子是光绪皇帝,他的老婆是太后的妹妹,现在老佛爷说快把园子修好,让我有地儿养老,以便归政于光绪皇帝,请问醇亲王对园工是不是特别上心? 因此,有大量海军衙门经费投入了园工。还不够,又设了海防捐,让有官瘾的人参与众筹,又向大省督抚哭穷,让他们赞助,这些外省的钱则称为“海军巨款”。尽管有海军海防字样,但是这些钱本来就跟北洋海军经费没关系,所以不能称为挪用海军经费。 挪用六百万云云,主要是当时政界的帝党与清流,风闻言事,用来攻击李鸿章醇亲王甚至西太后的舆论手段。 |
|
来自: 知易行难nev5ph > 《近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