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年),报告显示,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正在逐步延长。 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15年中国女性期望寿命为79.4岁,比1990年延长了8.9岁。 女性的期望寿命高于人均预期寿命。这意味着女性就比男性的寿命要更长吗? 其实不然。 在TED的一个演讲中,心理学家苏珊·平克以意大利撒丁岛上的百岁老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出乎意料。 撒丁岛是唯一一个男性与女性同寿的地方,在那里百岁及以上老人的数目是意大利本土的6倍,北美洲的10倍,这个长寿的地方勾起了苏珊的好奇心,她开始对该地区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做一些调查。 首先从基因方面入手,却发现基因对长寿的影响只占了25%,剩下的75%是由生活习惯决定的。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苏珊发现那里的建筑密集,不仅房屋密密麻麻紧挨在一起,小巷和街道也是彼此交织,能够感受到居民生活间的紧密联系。 不仅如此,苏珊拜访了几位长寿老人: 她发现102岁的GiuseppeMurinu,热爱交际,喜欢讲故事,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人,有着积极的外表,非常外向; 而101岁的GiovanniCorrias,则是一个比较乖戾的人,脾气差的很; 除了这两位高寿的爷爷,苏珊另外拜访了一百多岁的ZiaTeresa,她每周日都会和女儿一起做当地的特色美食,填满了高脂肪的芝士和薄荷的意面饺状“甜品”。 三人的区别让她排除了这个地区长寿与积极乐观之间的绝对关联,低脂肪和无糖饮食也不是该长寿区人们长寿的主要原因。 不过她却发现在长寿区生活的人们,他们身边都围绕着家人、朋友、甚至是邻居、牧师、酒吧老板、杂货店店主,他们从不会独自生活,不仅是身旁有亲人,邻居朋友也会经常顺路拜访。 杨百翰大学的一名研究员对成千上万的中年人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包括饮食、锻炼、物质条件、多久去一次医院、是否吸烟饮酒等,逐一记录并在七年后对于那些还健在的人,分析降低其去世的可能性。 最终,干净的天气、是否治疗了高血压、胖瘦因素、心脏问题、是否注射过流感疫苗、酗酒、吸烟等入选了影响因素,但是这些只是作为中等因素存在! 最大的影响因素竟然与社交有关! 一则是你亲近的关系,就是那些你需要借钱、感到绝望、存在危机时想到的人,能否长寿跟这部分人可有很大关系。 另一部分的因素,是所谓的社会融合。吃惊吗?这意味着你每天生活中与人们有多少互动,都是最能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 这些互动是你或生疏或熟络的人脉,除了亲近的人,你会跟那个每天给你结账的收银阿姨交谈吗?你跟楼下遛弯的奶奶说过话吗?你玩扑克或者球类运动,加入了合唱团吗? 不要小瞧这些互动,他们为你提供了很好的面对面交谈机会。同样是社交活动,面对面的互动和通过社交平台与人们交谈却并不能相提并论。 “面对面的交谈会释放出完整的神经递质,就像疫苗能立马保护你也能保证在未来你不会遭受病毒的侵扰。所以哪怕只是简单的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握手,与某人击掌,都足以让我们释放催产素,提高我们的信任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进而减少我们的压力。另外也会产生多巴胺,给我们一种兴奋感还可以止疼。” 相比起网络互动,真实的社交互动中,我们的声音和肢体语言传达着丰富的信号,促进我们的思考,注意力和社交智慧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积累。 这也正是为什么参与社交的人往往拥有更低痴呆率的原因。最新的证据表明这种亲自见面的友谊营造了一种生命力量可以抵抗疾病和衰退。 社交比起药物治疗反而更好的保护了身体。就像撒丁岛的村民们,他们从不会独自生活,身旁不仅有亲人,他们每天还会跟不同的人进行面对面的社交互动。 人是社会性动物,天生具有社交的本能,能够围绕自身建立亲自的互动关系,所以为了更健康长寿,请多一些社会融合的社交活动,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家,莫要长时间独居在家,走出家门,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一些交流机会,晚年生活会更健康快乐。 除了撒丁岛,一定还有其他的长寿村,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建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