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由冥想,我们抵达自我

 泰阳汉子 2019-06-03


在佛教中,用于发展念力(觉知力)的冥想联系已经经过了数百年的积累。许多人把佛教看作是来自东方文化的一种宗教或精神修炼。然而西方的科学家,逐渐把它看作更多的东西。鉴于它细致地描述了人类思维如何运作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有意识地将思维训练得更健康,更快乐,佛教也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

觉知力意味着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保持注意——关注目标,在当前的时刻,不带任何评判。

变得更有觉知力,然后,以完全的意识并不加评判地关注你自己的内心体验。

在心理上,你从思维和感官的溪流中后退一步,获得对于你的思维更广泛的视角。在实践中,你要学会用一种不反应的方式冷静地观察你的思维内容。

你要学会把一个想法就当作一个想法来接受:这仅仅是发生在你脑海中的一个时间,它的产生,形成和经过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很快地消散了。在觉知的状态中,你更有可能接受一个人的想法,包括自己的,而无需在情绪上按照它们行事或对它们作出反应。

如果练习冥想能够达到以上的状态,又以何种方式进行为最佳?

  • 关注呼吸,只安住当下,不加任何思维,一旦思维开始发散,清空,重回呼吸。——李笑来

  • 选择舒适的坐姿,以20分钟,或30分钟,不要轻易挪动身体,关注呼吸,或感知身体,从尾端,到顶端,来回。

  • 默数数字,感知呼吸之轮。如果感觉烦躁,告诉自己要忍耐。


我并没有很好的做到冥想,我的思绪总是忍不住飘散,再飘散,拉拢回来,又飘散。

我对导师说:我的体验是,我自幼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在思维里畅游,是我觉得最喜欢的事情。

柳峰说:冥想不是放任思维,而是回归空无,让自己什么都不想。

觉得非常有道理,平常思维太过凌乱,无从捕捉,纷纷扰扰的,如果能让自己什么都不想,也非常美妙,最近的尝试,却还是做不到。

觉知力:在读,写,行这个过程中,我开始觉察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洪流可以改道的可能性,正在尝试去做这件事情,还做不到不加评判,还在接受的阶段。

冥想,还需要继续练习。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艺术家

做有关幸福生活的设计,尽情探索生活之美

喜欢读书/写作/行旅/工笔画/芳疗,一切美好之物。

共度柴米油盐的烟火,相伴琴棋书画的日常,感知每一天的踏实时光。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