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懵懵懂懂闯西藏(7) 初走川藏不知险,战战兢兢过通麦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6-03

2014年9月30日,我与妻子、儿子,带着格格(一只金毛犬)由北京出发,开始平生第一次自驾游——说走就走,懵懵懂懂闯西藏。

由青藏线进藏后,最远到达珠峰大本营,10月7日在拉萨机场送儿子回京,我与妻子开始走川藏线。

10月8日由林芝出发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当天下午经林芝转入318川藏线,继续向东行驶。

由于在林芝临时调整行程,增加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当天已不可能按原计划由大峡谷赶到500公里以外的八宿县,我们抱着走到哪就住在哪的想法驱车前行。

直到傍晚,非但没有找到住处,反而走进了大山,我们开始翻越色季拉山。黑漆漆的大山里,我们小心地行驶在盘山公路上,那时多么希望能出现一片灯光。

懵懵懂懂闯西藏(7) 初走川藏不知险,战战兢兢过通麦

晚间经过,未拍下照片,借用网络图片。

翻过海拔4728米的垭口后开始下山,行驶了一段路程,惊喜地发现前方山坳里有一片灯光,埋藏在心底的焦虑总算解脱了。

这片灯光紧邻公路,聚集着许多彩钢房,是为川藏线上的过往旅客提供食宿的临时驿站,我们找到一家店名张老兵石锅鸡的饭店安顿下来。这里店都是饭店加住宿,从店老板那里得知,这个地方叫鲁朗。

懵懵懂懂闯西藏(7) 初走川藏不知险,战战兢兢过通麦

晚间经过,未拍下照片,借用网络图片。

吃晚饭时,得知店老板是一位退伍军人,店里还有一位专跑川藏线的熊师傅,也当过兵。交谈中他们得知我们夫妻二人第一次进藏,而且是单车,就讲起了明天要过的通麦路段是如何如何的险。熊师傅是由成都送游客去拉萨,空载返回经过这里,他主动表示要带我们过通麦,并再三嘱咐第二天要起早动身。

当时心想,不就是一段险路吗,还至于要人带过去,但人家一片热心又不好回绝。回到房间,看到墙上满是游客留下的字迹,大都是“我走过通麦天险”之类的留言,充满骄傲与自豪。

出行前大致知道川藏线上有个“通麦天险”,但并未仔细了解,以至于懵懵懂懂地不知道即将通过这段天险。

“通麦天险”是昔日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号称“通麦坟场”。这里有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沿线山体土质疏松,高山滚石难以预料,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加之路窄导致错车的空间极小,故通麦——排龙段有“死亡路段”之称。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店老板就来敲门催促我们动身。收拾停当出了店门却不见熊师傅,店老板告诉我们他一定在路上等着哩。

车子驶上公路,果然见不远处有汽车尾灯闪烁,心里涌上一股暖意,赶忙跟上熊师傅向前行驶。

天渐亮时熊师傅的车子停下了,他走过来对我说,前面就要进入通麦了,让我跟紧点。一番嘱咐后继续前行,这时的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

懵懵懂懂闯西藏(7) 初走川藏不知险,战战兢兢过通麦

不久来到一座铁索桥。这座桥是因公路桥梁被洪水冲毁而易地临时搭建的单车道桥梁,桥两端由武警把守指挥过往车辆单向放行。轮到我们这侧通行时,车子驶上去明显感到索桥在晃动。这时才晓得为什么熊师傅要起早动身,如果按我们的节奏,赶上车辆高峰,不知要在这儿要等多久。

懵懵懂懂闯西藏(7) 初走川藏不知险,战战兢兢过通麦

过了桥就是险象环生的超级烂路。左边是悬崖绝壁,泥石流、落石虎视眈眈;右边路基坍塌、路面倾斜,滑坡危机四伏;下面便是奔腾咆哮的帕隆藏布江。

懵懵懂懂闯西藏(7) 初走川藏不知险,战战兢兢过通麦

狭窄的路面泥泞颠簸,不时还要涉过漫水路。靠江一侧的隔离墩已不见踪影,面对滔滔江水一点防护都没有。

懵懵懂懂闯西藏(7) 初走川藏不知险,战战兢兢过通麦

遇到对向驶来大货车,小车要停车让行,有时还要倒车,更是危险。特别是我们行驶的方向在靠江一侧,大货车紧贴我们的车子忽忽悠悠开过去,真担心它一个趔趄把我挤到江里去。

懵懵懂懂闯西藏(7) 初走川藏不知险,战战兢兢过通麦

我紧张得手心出汗,跟着熊师傅缓慢前行,经过几番心惊肉跳后,我们走出了“通麦天险”。

前面熊师傅把车停在路边,我赶紧下车跑了过去,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妻子从车里捧着几听功能饮料送给熊师傅。道别后他匆匆向着成都方向驶去,消失在公路尽头,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这段“通麦天险”的经历和感受,还有热心助人的熊师傅和店老板,已成为难以尘封的记忆。

作者:赵英超

头条号:超哥爱旅行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