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茶文化分享—《武夷茶里岩韵的衡量方法》

 雾霭霾 2019-06-04

在武夷山的茶文化里,岩韵一词虽然抽象,但既明了岩韵产生的原理和影响岩韵的要素,就能够建立起一个岩韵的衡量方式。影响岩韵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气候、生态,品种、耕作、制作、品饮、文化(氛围)等八个方面。其中,土壤、气候、生态、品种四者属于自然因素;耕作、制作、品饮、文化四者属于人文因素。因此,可以通过这八个要素的分值评估来建立一个岩韵指数系统。

土壤

武夷岩茶的土壤按区域位置一般可以分为风化岩、砂砾岩、红壤、黄壤等几种,武夷山景区茶园大部分属于风化岩土壤,景区边缘大部分属于砂砾岩,生态茶园大部分属于红壤,其他茶山大部分属于黄壤。土壤对岩韵产生影响的大小为:风化岩>砂砾岩>红壤>黄壤;风化岩产区内坑涧>山岗;生态茶园的高海拔>低海拔;山地>田地。

气候

指气候环境特征对岩韵的影响程度。景区茶园坑涧林立、岩壑纵横,其小气候特征十分显著,分值较高。-般来说,气候对岩韵产生影响的大小为:坑涧>开阔地;高山>台地;北坡>南坡;温度低>温度高;湿度高>湿度低;茶叶生长雾天>晴天;茶叶采制晴天>雨天;春茶>秋茶>夏茶。

生态

指岩茶茶园周边的生态条件对岩酌的影响。一般来说, 生态对岩的分值大小影响为:生态茶园> -般茶园;植物多样>植物单-;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密度大>密度小;芳香植物>普通植物。

品种

指岩茶品种对某区域表现出显著的特征, 如牛栏坑肉桂、吴三地水仙。一般来说,品种适应性对岩韵分值大小影响为:有特征>无特征;特征显著>特征不显著。

耕作

指岩茶育苗、栽种、茶园管理,一般以是否用武夷耕作法耕作来评判。 耕作方式对分值大小影响为:武夷耕作法>普通耕作法;有机肥>化肥;不打农药>常打农药:人工拨草>除草剂除草。

制作

​指岩菜制作是否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某传统制作技艺标准。一般来说,制作工艺对岩的分值大小的影响为:传统制作>机械制作;炭培>电培:单季>多季。

品饮

指岩茶的冲泡和品啜技艺。一般来说, 品饮技艺对分值大小的影响为:工夫茶>撮泡;专业茶艺师>新手;山泉水>自来水;老茶客>新茶客;专业人员>普通茶客。

文化(氛围)

指喝茶的氛围。一般来说,喝茶的文化氛围对岩韵分值大小的影响为:有讲解>无讲解;有岩茶知识>无岩茶知识;有故事>无故事。

从这八个方面来叙述的岩韵指数系统可以很直观地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岩茶也堪称“天人合一”的典范。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知道, 岩韵指数虽然可以综合解析一个茶品的特征,却不是评判岩茶品质的唯一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