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静相宜的保健养生

 扫页山房 2019-06-05

  保健养生活动,是中国古代体育中的一大门类。从最初人们由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的一些原始的保健养生方法,到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明确建构有关养生和健康的模式与标准,我国逐渐形成了传统保健养生活动的完整体系。

  动静相宜的保健养生

  刘杨

  我国在西周初年就开始有了养生观念。到了春秋末年,孔子的《论语》中提到了饮食卫生,即不饮过量的酒,不吃腐败的食物,按时作息和饮食等。这就说明养生的具体措施也产生了。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的部分篇章撰写于战国时期,书中说:“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不亦晚乎!”作为一部医书,不仅提到预防的重要性,而且还提出许多预防的措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这说明当时社会对养生科学已经有了相当正确的认识。

  导引与五禽戏

  《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天地万物都在运动,人体也需要运动。人体的外部运动能促进人体内部精、气的流动,从而增进健康。正是在这种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推动下,战国时期才有了专门研究养生的“导引之士”。

  我国古代的徒手体操叫作导引,包含有今人所说的气功。

  导引的原意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就是指呼吸锻炼结合身体运动的体操,这是我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后来道家扩大了导引的概念,将各种养生方法都称为导引。他们通过研究和观察,模仿生物活动,创造了熊攀树、鸟伸翅的象形动作,以操练身体,并且有了“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的散步消食健胃法。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的战国时代的《玉现行气铭》中说:“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机春在上,地机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导引行气的记载,时间约在2 500年前。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出一卷丝织画,其中一幅是《导引图》。图中有40多个导引动作,图侧有文字说明。这幅图是迄今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健身图谱,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解。它为研究我国独有的“导引”疗法的源流和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据《庄子》记载,战国时的导引动作只有“熊经鸟伸”。而西汉的《导引图》上已有了40多个动作,说明秦汉之际的导引曾有过很大的发展。

  练习导引有益于健康,能够增寿延年,桓谭《新论》记载,汉文帝时有个盲乐师叫窦公,他是战国时魏文侯的乐师,活了180岁。窦公的长寿经验就是“臣导引,无所服饵”,所以导引的延年益寿功效为汉初的上层阶级所重视。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汉初的功臣张良在辅佐刘邦得了天下之后,不贪图富贵,却要与赤松子游,“学导引,辟谷轻身”,把导引当成了长生不老的手段。

  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各人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导引虽显示了其延年益寿的作用,但西汉的封建统治阶级所希求的是比长命百岁更进一步的长生不老。导引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便盛行了求神仙、吃仙药的所谓“养生”方法。例如西汉初的张良在练导引的同时也”辟谷轻身”。汉武帝刘彻则更有甚之,派方士觅不死之药。他在花了很长时间服药都无丝毫效验之后,终于觉悟到节食服药虽可养生,但却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到了三国时期,人们又从实践中认识到,运动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魏武帝曹操广召天下学者以研究养生之道,其中著名的学者甘饴能“行气导引”,把气功和体操结合了起来。名医华佗更是总结了两汉的导引,真正采撷了导引的精华,编制成“五禽戏”。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八段锦和按摩功

  东晋的葛洪,自号抱朴子,是道家金丹派的始祖。他虽然醉心于炼丹服药,成神成仙,但又是个医学家,相信嵇康的“形神相亲”说,他在《抱朴子》书中提出:“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呼吸导引,可以延年”。在他的《抱朴子·杂应篇》中记载,“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摇动。能龙导虎引,则聪不损也。熨以阳光,是明目之道。”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按摩功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虽提到“其病多痞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脐(摩)”,但缺乏具体动作,是葛洪第一次用文字记录了“叩齿”、“熨目”等按摩动作,为唐以后按摩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按摩功到了唐代已经成了正规的医疗保健体操。《新唐书·百官志》载,当时在太医署之下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唐代大医学家孙思藐在所著医书《备急千金要方》中,也记叙了按摩功的疗疾保健作用。他说,天竺按摩法十八势,老子按摩法五十二势。老人一日依法按摩三遍者,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捷,不复疲乏。孙思藐所说的按摩功,也是包括了徒手体操动作的。

  随着社会文化科学的发展,宋代研究养生学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有些文学家,如欧阳修、苏东坡、沈括等都很重视运动对健身的作用,也都撰写了一些有关养生的著作。南宋诗人陆游,在他的诗篇中曾多次提到他老年实行的按摩功“:不动成果卧,微劳学鸟伸”“,呼童按摩罢,依壁欠伸余”,“未害朵颐临俎肉,但妨叩齿诵仙经”。由于陆游年轻时喜爱击剑、打球、骑马、狩猎等活动,老年时又坚持实行按摩功,使他虽老而不衰。

  宋代在总结历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还编成了一套《八段锦》体操。南宋人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说“:《八段锦》一卷,吐纳导引术也。不题撰人。”《八段锦》在宋代就有了刊本,但是没有作者的姓名。书中记载八段锦有文八段和武八段之分,都有口诀传授,简便易行。武八段是“: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套动作是从上肢开始,依次为腰、腹、背、下肢的全身运动,基本上符合现代科学编制徒手体操的原则。《八段锦》是我国900年前的体操。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对于祛病延年方面的研究是有显著成就的。

  太极拳

  明清两代养生学发展最大的成就是创编了《太极拳》,并开展了太极拳运动。

  关于《太极拳》创编的年代,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般人认为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的。《温县志》载陈王廷的《遗词》中有这样一段“……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太极拳取名来源于宋代哲学的《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明代的内家拳主练气,以静为主;外家拳主练力,以动为主。太极拳吸取内外两家拳术的精华,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真可谓“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所以称之为太极拳。

  太极拳创编的目的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未也”“,详推此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但拳势的套路动作,还是以击技为主“,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在太极拳家的传说中,也流传着不少以静制动从而战胜强敌的故事。

  把太极拳进一步改编,去掉其击技成分,使之成为强身保健的拳术,并加以推广传播的,是道光咸丰年间河北省永年县人杨露禅。杨露禅出身贫苦,自幼卖身与陈家沟人陈德瑚家为僮,得从陈长兴学拳。拳艺学成后,到北京以教拳为生。他所教的对象多是王公贵族,而王公贵族们学拳的目的是为了养生健身,并不善于纵跳奔腾。于是杨露禅进一步改编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姿势,使其更适合于养生健身,这种练习被称为杨氏大架。在此之后,河北省永年县人武禹襄、完县人孙禄堂、满族人吴鉴泉,也都根据当时练习的要求改编了太极拳势,遂使太极拳具有多种流派风格而更加广为流传。

  现在太极拳运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经过养生科学家的分析鉴定,认为太极拳是世界上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

  它使内功和外功结合,使呼吸、意念与运动三者和谐统一“,以意导气,运动四肢,气遍全身”。它的动作和缓而又连绵不断“,行同乎流水,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各种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从事锻炼。

  (《科学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