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李赛美|2剂治愈热厥!学会辨证,疗效就是这么快

 温暖中医 2019-06-05

图*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

在《十问歌》中,第一条便是“问寒热”,由此可知在临床辨证时,辨寒热尤为重要。

以下是小师妹为大家整理的李赛美教授诊治寒热病的医案三则。

01

寒热交作

蓝某,男,40岁,马来西亚人。

1999年7月21日初诊。

数月来夜间(7pm一6am)恶寒发热,汗出热退。伴身倦,左手腕关节肿胀疼痛,双下肢可见散在暗红色结节、压痛,心烦易怒,迭进中西药(不详),诸症不减。

诊见:面黄,舌淡、苔薄,脉弦滑,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血沉70mm/lh。

辨证属邪入少阳,胆郁不舒,痰瘀互结。

治以和解少阳,清热凉血,化痰散结,以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黄芩、白薇、地骨皮、赤芍各12g

干姜6g,法半夏、牡丹皮各10g

太子参、生牡砺(先煎)各30g

浙贝母、青蒿各15g

2剂,水煎服,每天1剂。

7月23日二诊

患者喜告,寒热交作已从7pm推迟至4am,发作时间仅2小时,且程度明显减轻。

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前方再进2剂。

7月27日三诊

寒热悉除,唯腕关节肿胀,下肢皮肤结节、肿胀疼痛。

此时少阳枢机已畅,然热毒痰瘀未除,更五味消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化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化痰散结。

处方:

金银花、菊花、蒲公英、丹参、赤芍、浙贝母各15g

紫花地丁、天葵子各12g,生甘草6g

生牡砺(先煎)30g,薏苡仁、赤小豆各20g

3剂后,关节疼痛减轻,结节颜色变淡。

嘱其原方续进5剂,以资巩固。

按语

仲师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患者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且在夜间发作,此为热毒内伏少阳,波及厥阴血分,毒瘀痰交结不解,实由乙肝病毒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予小柴胡汤,用柴、芩配姜、夏辛开苦降,意在和解少阳;

佐青蒿清透气分之邪;

赤芍、牡丹皮、地骨皮、白薇凉血退阴分之热;

浙贝母、生牡蛎化痰散结。

热毒无胶附之物,而有透达之机,方证相切,药中肯綮,故获效甚捷。

02

身热

陈某,男,41岁,马来西亚人。

1999年7月22日初诊。

胸部以上出汗2年余,伴头重、失眠。近日身热,便烂,有下重感,口干喜热饮,四肢关节疼痛。形体肥胖。

舌暗红、苔薄黄,脉沉滑。

辨证属湿热交结。

予葛根芩连汤合栀子干姜汤。

处方:

葛根30g,黄芩、黄连、干姜各10g

栀子12g,炙甘草6g

水煎服,2剂。

26日二诊。

诉胃脘部有温暖感,大便清爽。

但仍头重汗出,心烦易怒,口干稍苦,关节疼痛,夜间咳嗽有痰。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滑数,BP17.3/13.3kPa。

大肠湿热暂除,但中焦之湿热有熏蒸肝胆之势。予茵陈蒿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处方:

绵茵陈、茯苓各15g,生栀子、柴胡各12g

生龙骨、生牡砺(均先煎)各30g

黄芩、黄柏、白芍各10g

薄荷、炙甘草各6g

2剂。

29日三诊。

头汗止,头重减轻,关节疼痛消失,稍有牵拉感,BP16.0/12.0kPa.

舌红、苔黄,脉沉。

继以上方加葛根15g,5剂,调理善后。

按语

本案系葛根芩连汤证、茵陈蒿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合方。

其泄利下重、心烦易怒、头重、血压高分别以葛根芩连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取效,唯头重汗出,以主诉求治,笔者悟出《伤寒论》茵陈蒿汤证所云:”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为湿热蕴蒸所致,脉证、病机相符,投之获效。

03

热厥

陈某,男,26岁,马来西亚人。

1999年6月29日初诊。

患者恶寒发热、口渴2年余,屡治无效,精神愈来愈差。

诊见:恶寒发热,口渴无汗,喜热饮,伴头晕乏力,尿黄,无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查:T37.8℃,BP19.5/12.0kPa。

舌红、苔白,脉弦滑。

辨证属表寒里热

予附子泻心汤,清热为主,佐以温阳。

处方:

黄连6g,黄芩、生大黄、熟附子(先煎)各10g。

水煎服,2剂。

7月2日二诊

仍恶寒无汗,心烦,尿黄,腹胀,大便难,口渴甚,饮不解渴,睡眠欠佳,疲乏无力,手指寒,身着长袖厚衫,进空调房全身寒战。

舌红、苔白稍干,脉细弦数。

虑其口渴加重,前方无效,与附子增热无疑,诊为热厥证,更白虎汤合四逆散加味。

处方:

生石膏(先煎)、山药、太子参各30g

知母、麦冬、丹参各15g

柴胡、白芍、枳实各12g

炙甘草6g,五味子10g

2剂。

7月5日三诊

寒热已除,身着短衫微汗出,在空调房手足温,不恶寒,大便调,纳食佳。前方加减调治半月余,患者精神佳,体重、体力增加,恢复正常工作。

按语

患者虽发热恶寒无汗,然无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系症状,此非表寒,乃卫阳虚失其温煦所致。

其发热、口渴、尿黄、舌红,里热可辨,故予以附子泻心汤,温卫阳,泻里热。

服附子恶寒不减,其热、渴、烦、便秘加重,知其恶寒无汗非阳虚,实乃阳郁所致。

《伤寒论》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又云:”少阴病,四逆,…………四逆散主之。

”按热厥、气郁致厥病机论治,”寒因寒用”撤其热,解其郁,通其阳,阴阳之气相顺接,则热、厥、渴、烦诸症自除。

除去寒热病的诊治,李赛美教授在治疗妇科病也有疗效极好的诊治经验。跟李赛美教授学习,你就能直接复制大师经验,学会有效治疗妇科病的理法方药。

2019年6月28日-7月1日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