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呕吐难搞定?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李鲜教授有好办法

 三和行者 2019-06-05

【 作者: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 李鲜教授 】

呕吐是很常见的症状,那种胃被掏空的感觉,很难受,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小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反复动作。呕吐可将食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频繁呕吐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此外,尚有干呕,即有呕声而无物吐出之谓。

中医认为,和胃降逆止呕为治疗呕吐治法大法;依据病变所在部位,证候的寒热虚实施之辨证处方用药。具体治法亦各有不同。

1 .清热泻火止呕

《金匮要略》:“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本证属胃肠实热呕吐,“食已即吐”,是食入于胃,旋即尽吐而出。因实热壅阻胃肠,腑气不通,以致在下则肠失传导而便秘,在上则胃气不降,且火性急迫上冲,故食已即吐。治用大黄甘草汤泻热去实,使实热去,大便通,胃气和,则呕吐自止。

2 .和解少阳止呕

《金匮要略》:“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热郁少阳,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为主证,治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以止呕。

3 .散寒化饮止呕

《金匮要略》:“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这里的“呕吐,谷不得下”,当是胃中停饮,脾胃升降失调,寒饮上逆所致,故用小半夏汤散寒化饮,和胃降逆以止呕吐。方由生姜半夏组成,药虽仅二味,但剂量有别,善能降逆和胃,为治呕之要药,应用时随证化裁,即可治疗诸般呕吐,故小半夏汤又有“治呕祖方”之称。《金匮要略》:“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本证为寒饮搏结胸胃,气机阻滞所致,治当通阳散饮,畅达气机。治用生姜半夏汤。

《金匮要略》:“呕吐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其病乃因饮停心下,胃气上逆而呕,呕后思水,虽可提示心下之饮随呕而去,但也表明体内水精不能四布,津液不能上承,虽有饮入之水,但恐复停为饮,故用猪苓汤健脾利水。

《金匮要略》:“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胃有饮停,上逆而吐,脾虚不运,因渴而饮,反复发作,出现呕渴并见症,形成反复呕吐的胃反症,用茯苓泽泻汤健脾利水,化气散饮。

《金匮要略》:“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是因胃阳虚乏,寒饮内停,以致胃气上逆而呕吐,阴寒上乘,胸阳不展而胸满,故以吴茱萸散寒降逆,温中补虚止呕。

《金匮要略》:“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中阳不足,胃寒停饮而上逆所致呕逆吐涎沫,治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4.补虚润燥止呕

补脾胃之虚,润胃肠燥结。

《金匮要略》:“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脾胃两虚,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形成虚寒胃反病,其症状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谷不下,甚者心下痞硬,大便秘结。治以大半夏汤补虚润燥,和胃降逆。方中重用半夏开解降逆,人参、白蜜补虚润燥。

李鲜教授病案赏析

某女,32岁。主诉胃脘疼痛,多吐涎水而心烦。舌质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初以为胃中有寒而心阳不足,投以桂枝甘草汤加木香、砂仁,无效。再询其证,有烦躁夜甚,涌吐清涎绵绵不绝,且头额作痛。

辨为:肝胃虚寒挟饮证。

方选:吴茱萸汤

药物组成:吴茱萸9克,生姜15克,党参12克,大枣12枚。

服3剂后,诸症皆消。

按语:胃脘疼痛而见呕吐清涎,舌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肝胃虚寒挟饮之征,此用吴茱萸汤治疗有较好疗效。本案辨证还须注意一个证候特征,就是烦躁夜甚,这是阳虚阴盛,阴阳相争的表现。夜半阴气盛极,寒邪得阴气之助而肆虐;同时,阴气生于夜半,阳气生与阴寒交争,故烦躁于夜半子时加甚。《伤寒论》云:“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止。”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于厥阴气旺之时,必然能与邪气抗争的现象。

专家简介

呕吐难搞定?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李鲜教授有好办法

李鲜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 常委、郑州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亚健康专业委员会 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专家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医药学报》编委。主研课题6项,撰写发表30余篇论文、5部医学专著。

【李鲜教授研究生 张萍 整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