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教师教育

 运博文士 2019-06-06


  今天7时6分,迎来芒种节气。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一词,始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义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芒种时节,正是收麦养稻之时。

说至收麦的农忙之景,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则最形象不过: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在工业化还没普及的年代,一家老少在空旷的麦地上挥汗如雨,没有机器轰鸣声的干扰,他们可以弓着腰,在麦地里聊天说话,汗洒黄土,忙忙碌碌,却能滋润心田。


芒种时节人们都忙些什么?

芒种到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和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

忙夏收,是因为麦已成熟,若遇连雨天气,甚至冰雹灾害,会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造成减产。

忙夏种,是因为夏大豆、夏玉米等夏种作物的生长期有限,为保证到秋霜前收获,必须提早播种栽插,才能取得较高产量。

忙夏管,是因为芒种后雨水渐多,气温渐高,棉花、春玉米等春种的庄稼已进入需水需肥与生长高峰,不仅要追肥补水,还需除草和防病治虫。

除了黍稷稼穡的事,民间有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花神退位需要祭祀饯行,让芒种节气多了许多浪漫气氛。

送花神

  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便有提及:

“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如今此习俗虽已不存,但爱花之兴却不曾减退,爱花人士也日渐增多。花可象征七情美好,亦可比附匆匆人生,既有盛开之喜,就必有凋落之愁,但这是人之常态,又有多少人能突破这一常情,学范学士那样,打心底里呼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壮语。

农历五月,'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怒放的石榴花,如炽热燃焰,百态娇媚,羡煞百花。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榴之性又复喜高而直上,就其枝柯之可傍,而又借为天际真人者从而楼之,是榴之花,即吾倚栏守户之人也。”

也许在文人的世界里,花之性情才会被看得如此之重,如这一“倚栏守户之人”,似有无尽的侬侬细语在诉说。倒是在普通人家的后院里,则将石榴花开,视为好运福来,那颗粒饱满的石榴籽,则寓意“多子多福”。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

颠倒苍台落绛英。

—— (唐)韩愈

说起芒种时节,不由的要提起夏日的雨,这雨可不比情意绵绵、踌躇娇羞的春秋雨,它来则兴致勃勃、气势滂沱,去则心满意足、艳阳高照,全无半点阴霾。这刚性十足、弹性丰满的雨,煞是塑造了夏日的豪爽意味。

看东坡《飓风赋》的“野马之决骤”,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子潇洒逼人,大有庄子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意境。

古代文人对夏雨的描写,也多半是如此,如“鼓千尺之涛澜”、“吞泥沙于一卷”的刚烈,亦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雨弹光鞭欲杀人”的怒逼,以上雨之云云,难免太阳刚正气。相反,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里的雨则是“湿漉漉的灵魂”,如此,又难免太有呻吟幽怨之嫌。

最有意境的,当属孟子的“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这“油然”亦“悠然”,骄阳似火中,湿气自然悠然地上升,因为洁净,聚成的云娇白无比;这“沛然”即是充沛,悠然集聚得多了,自然也就下雨。如此云雨,换成佛教之说,则另有一番趣味。据说佛祖说法时,诸天降众花,满空而下。这意境可延展为,佛祖撒开天雨众花,漫天飘飞成浅红色,万物滋润皆成觉悟。

“梅雨”将至,高考考生须多加注意天气

在芒种后期,我国的长江流域会出现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故称梅雨。高考临近,提醒广大考生注意天气变化。

芒种连着高考,仿佛暗示我们抓住人生“芒种季”,耕耘梦想,滴下汗水,放飞希望,收获果实。

风雨彩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愿我们都能将人生的节气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