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纪实文学《抹亮心中那片绿色》第七章:绿皮车查票遇阻记

 钟奋生 2019-06-06
     在查堵无票旅客的进程中,列车乘务员有时会遭到前所未有的阻力,给他们开展工作产生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遇到再大的阻力,也要迎难而上,不能让国家的利益蒙受损失,用他们的敬业精神,谱写出一曲正义之歌。
十四名逃票旅客
    2009年2月25日,那是春运结束后,当1436次行驶在龙川至赣州区间时,合阜车队阜二组在查票中。突然,列车值班员汪凯接到17号车厢乘务员刘莹短信,称其车厢有14名持东莞东至赣州车票的旅客,需越站到阜南站。汪凯将这个情况向车长许文作了汇报,许车长吩咐汪凯到17号车厢,为旅客办理补票手续。
   汪凯赶到该车厢,看到列车员刘莹和汪帆,在85号座位跟旅客解释着什么。经了解后,原来这里14名旅客占用原座位,不肯让位给赣州上车对号入座的旅客。
   这怎么行呢?虽然有票,但现在你们已经坐过站,往后的站车票已经失效了。人家是从车站买了票进站上车,对号入座的。你现在这个座位,就是这位旅客的了。值班员汪凯耐心做他们的工作,一方面要他让座,这个座位已经是别人的,他不能再坐到这里。另外,要这14位坐过站的旅客补票,补到他们实到那个站下。
   “我们有票,还补什么票?你们查无票旅客去。”
   “走,查无票旅客去!看到你们穿制服的人就心烦!”
   “我们的票到那个站都是有效的,不存在失效的问题。”
  “要我们补票可以,你们能摘下几个天上的星星给我们吗?”
  “哈哈哈!……”
  这14名旅客听说补票,一边胡言乱语,一边开始起哄。
  补票补个X!不补票你们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呸!
  接下来,他们还谩骂与吐口水,借机围攻三名列车员。
矮个子暗中策划
    这14名旅客都是年青人,一看他们就象街头的混混。其中那个矮个子还暗中策划,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要他们动手。几年青年人马上动起手来,一阵乱拳挥起,打在几位列车员的肩上和背部,车厢秩序混乱起来。四周旅客见这个势头,都怕惹祸上身,敢怒不敢言。值班员汪凯见情况失控,带领乘务员退到乘务间,立即给当班车长许文打电话汇报。许车长得知情况后,马上和乘警火速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当了解到几位列车员,始终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时,对他们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表示敬佩。
  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必须冷静头脑处理此事。因为不是一两个旅客闹事,而是有十多个人。看上去这帮青年,就是社会上烂仔型的人。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车长与乘警,当班的乘警只有一个人。车长不可能将所有的列车员都叫来,对付这帮人。只能保持着高度克制,与他们做劝解工作,动员他们补多乘站的票。他们则只想将事件闹大,根本就不听劝解。不过,他们见自己占了上峰,那几个列车员被他们打走了。赶来救援的车长与乘警,势单力薄,奈何不了他们。语言都比较平和,一直在劝解。他们见没有什么由头闹起来,也就不再哼声,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矛盾突然激化
 列车仍在朝前驶去,有一个原则的棘手问题,仍在困扰着他们。那一帮人究竟还要不要他们补票?他们显然是不愿意补票,而且想闹事。不是一两个人,有十多个人。而车上警力有限,当班的只有一个人。他们闹起事来,车厢秩序就会大乱,万一局势控制不了,怎么办?那么,不管他们,让他们无票多坐几个站,当然你好我好,国家受损失。开了这个头,他们以后都这么结伴,集体逃票怎么办?许车长认为,还是要动员他们补票,不敢去碰他们,等于就是在向邪恶势力低头。
  于是,从兴国站开车后,值班车长许文带领乘务员和乘警,再次跟那帮旅客做工作,要求他们合理进行补票。这帮人借着他们人多势众,又开始无理起哄,声称身上无钱,拒绝补票。
  “补票?我们身上没有洋子怎么补?”
  “你们铁路上赚这么多钱,放我们一马,怎么就不行呢?非要我们补票?”
  他们的语气,明显又有些火了。
  “坐火车那有不买票的?正如到饭馆去吃饭,你不付钱行吗?”
  “补吧。这是绿皮车,票价又不贵。一张票也就几十块钱……”
  乘务员继续耐心与他们做工作。还是想心平气和动员他们将票补了。坐车买票,这个本来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呀。怎么现在变成列车员来求旅客了呢?
  “补补补!补什么!”
   那个年青人情绪又激动起来。
  “给他们点颜色看!打!”
  又是那个矮个子人煽风点火。这帮想闹事的青年人就跳跃过来,一阵乱拳朝他们打来。乘警曾志平嘴都被打得流血了。许车长见事态已完全无法控制,赶快带领工作人员退到隔壁车厢,并立即向车队、段派班室、客调汇报情况。后来,接到客调指示:由乘警向吉安车站派出所请求救援,对这批旅客交站处理。
  交站还剩两旅客
       许文马上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乘警向吉安车站派出所通报了车上发生的情况,请求他们协助,这批旅客将交站处理。吉安车站派出所非常重视,表示会抽足够的警力,将这桩扰乱列车秩序的事处理好。但这里离吉安站还有一段距离,在这个运行的区间,为了防止发生意外,确保他们自身的安全,许车长又冒险带领领乘务员,进入17号车厢并锁闭门窗。
   列车终于到达吉安车站,车站派出所民警和客运人员过来,将那12名旅客请下了车。还有两位旅客,不管列车工作人员怎样劝,死活就是不愿下车。这里停站时间不长,为了不耽误列车运行,只好将他们留在车上。列车从吉安开车后,两名旅客情绪异常激动、烦躁。许车长一边与他们解释工作,一边派车班骨干刘森标和谢仕发俩轮流盯控,并从餐车为他俩送上热腾的汤面。他们的情绪有所缓解,并逐渐稳定。
  列车到达阜南站后,许文将这两旅客和编好的客运记录,交给了阜南车站处理。事情总算得到了圆满解决。一路上,乘务员用委屈和隐忍,换来列车运行的稳定局面。
有钱逃票的旅客
     1998年5月3日,是列车长曾祥永开始跑东阜绿皮车的第一天,也遇到一位有钱逃票的旅客……
     那天,他们查到一个没有买票的旅客,那是一位中年妇女,一脸茫然望着列车员。 
    “你没有买票,请补票。你到哪下车,就补到那里的票。”他们耐心跟她说。
    “我没钱。”她眼睛望着窗外,死死咬住这三个字。
    “坐车买票,这是常理。你坐公共汽车,能不买票吗?你看列车现在超员这么多,你能挤上车就很不错了。坐车应该掏钱买票呀,这个理你应该懂。”
    “我没钱……”
    “没钱那就别坐车。硬是这样坚持不补票,我们只有到一个站把你交出去。前面车站也同样会要你补票,不会让你无票乘车。”
    他们无法做通她的工作,只能这样了。曾祥永第一天上班,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对这位妇人动了恻隐之心。他跑的是435/436次,从常平东站开往安徽阜阳的车,那时还没有“K”字头。京九钱经过安徽,那是最穷的地方。他看到当时铁路两旁,许多民房都是草棚。简直有点象电影抗日战争时期的镜头,显得贫穷凄凉。
  其余几个列车员继续往前查票去了。他们不可能在某个旅客身上耽误太多的时候。曾祥永看管这节车厢,就想再去做她的工作,让她补个票算了。车子快进站了。真的将她交下去,没到目的地也不好。
   “你还是补张票算了。不要再这样固执了。我们将你交给前面这个站,车站仍然会要你补票。而且你今天回不去了,今天没有车了。你在那个小站要呆一晚上,住宿还是要花费……”
    “我没钱。”
    她眼睛继续望着窗外,仍然吐出这三个字。
    “要么这样,你身上究竟还有好多钱?如果钱不够,我跟你垫一点。我劝你还是补张票算了,等下将你交下去,你真的很麻烦,你就回不了家……”
    “不要你凑钱,我有钱。补就补!”
    这位妇人看来已经想通了。这张票不补,真的难过关。但她又极不情愿补这张票,既然决定要补票,她反而变得怒气冲冲了。好象要她补票,还是铁路上的无理行为。只见她解开衣扣,一把将胸罩扯下来,将曾祥永吓了一大跳,不知道她是要发什么神经:
    “你看,这就是钱!”
    她的胸罩里面,卷着厚厚一叠票子,别说是一张票,补十张票的钱也够了。这下,反而使曾祥永傻眼了。原来她不穷,有钱呵。有钱人,怎么坐火车不买票呢?没想到,真还有这样低素质的人……

    的确,绿皮车时代,许多尘封的往事,细细掀开,值得回味与珍惜;不少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催人奋进与激动,释放着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因为那是磨炼人们革命意志,培养敬业精神,铸造奋发向上魂魄的地方。我们不妨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到那“绿色的熔炉”中去,感受那种氛围,体验那种生活,细心品味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