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凉帝国:抗击来自中原的蛮族入侵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9-06-06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在永嘉之乱爆发后,原本属于边陲的河西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原流民的世外桃源。他们在当地建立了十六国中坚持最长时间的前凉,并为对抗蛮族入侵而不断努力着。但这些蛮族往往不是来自塞外,而是来自过去的内陆方向。

凛冬将至

前凉的核心 就位于河西走廊

公元255年,前凉的奠基者张轨出生在凉州。虽然是西汉开国时的常山王张耳十七世孙,但是在他这一代已经沦为了寒门士人。按照当时推崇的九品中正制,有着难以逾越的升级瓶颈。但他依旧勤奋好学,少年时拜就同郡名士皇甫谧为师。

还是在晋武帝时期,张轨受到当时的名家张华接待,获得了高度认可。由于被鉴定为是二品之精,得以进入仕途,一步步做到散骑常侍、征西军司等位置。在提前看到司马家族会发生惨烈内战后,他又主动请缨,担任家乡凉州的刺史。

出生凉州大族的 张轨

当时的凉州地区,由于三国混战和魏晋易代的频繁发生,在人口构成上变得更加多元。其中敦煌和酒泉地区的汉人比例最高,反倒是越往东的外族分布越多。

凉州本地有大批中原豪族大姓和地主官吏,都是因被贬或避难徙居河西,凭借其固有家族优势发展为地区内的高门大姓。东汉时期,河西地区的大族势力就已经非常兴盛。进入西晋的门阀时代,豪族们的势力有增无减。他们把持地方军政大权,左右政局,对地区的兴衰有着深刻影响。特别是在中原无暇西顾之际,大族们已经按地域形成了三个群体。分别是金城大姓群、武威大姓群和敦煌大姓群。金城交通位置重要,武威政治优势明显,敦煌军事战略意义重大。他们也都是张轨治理凉州的重要盟友。

河西本地出土的墓葬壁画

与此同时,河西本地的外族人口也在迅速膨胀之中。辖区内的武威就曾爆发过所谓的三种胡之乱。这里的三种胡主要是指东迁河西的粟特人、一直留在本地的小月氏后裔、由龟兹王族白氏统治的移民部落和之前生息于此的卢水胡部族。前者属于典型的东伊朗系印欧人,居中两批属于更古老的吐火罗系,后者则是匈奴人留下的老问题。

曹魏中后期,当地又迁入了被统称为河西鲜卑的新势力。其中以和拓跋氏同祖的秃发鲜卑最为强大,主要分布于金城到青海湖一线。作为五胡入侵的预演,他们在公元270年-304年发动起义,让西晋朝廷花了一番力气才得以平定。但是鲜卑和羌人的反抗,也为这些部族的酋长和豪帅争取到参与本地政治事务的话语权。

从汉末到晋初 大量的外族开始在河西以东繁盛

保境安民

在永嘉之乱以前 鲜卑系部族也开始渗透河西

公元305年,河西鲜卑在若罗拔能的指挥下入侵凉州治所姑臧。张轨派出了宋家世族将领宋配发动强力反击,将叛乱的鲜卑斩首万余级。在征服了桀骜不信的鲜卑人之后,他扩建了匈奴人修建的卧龙城,修建了更加宏伟的姑臧,并开始建造宫殿。

同时,针对境内潜在的外族叛乱,张家采用了合理的统战政策。在镇压鲜卑后,张氏采又合招抚组建了有羌人和鲜卑人参加的胡骑。前者长期生活在河西以南的边缘地带,是半农半牧的山地战高手。后者则从北方草原南下,已经是非常彻底的游牧势力。用这些人组成新军,可以有效增强河西地区的军事反击能力。在后来的一系列战乱中,这支部队也成为了前凉屡屡反击对手的杀手锏。

持弓策马的 魏晋地方大族

在用武力立威后,张轨着手振兴凉州的文化事业。当地只汉朝开始,就是作为优质兵源的六郡良家子产地。这些人非常适应凉州本地的生活,随时可以组建为骑兵部队。但因为长期的边陲生活,让这些人也多少有些桀骜不驯。所以,张轨在凉州大兴儒学,以便重建麾下核心族群的内部意识。否则,小小的河西将无法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形成真正的整体。

在经济上,张轨恢复了汉制五铢钱,让凉州的经济恢复了稳定。这为他后来的施展拳脚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等到八王之乱爆发,全国几乎都停止了对朝廷进贡的情况之下,张轨还能在凉州向中央提供税负和兵源。在永嘉之乱中,凉州也有足够的财力安置逃难的内陆流民。张轨为此还特意新设了武兴郡,一下子给自己的辖区增加了2-3万人口。

河西在张氏手中成为了汉人的世外桃源

自立一方

八王之乱开始后 张氏凉州就注定自成一体

公元308年,年迈的张轨患染风疾,失去了语言能力。他的次子张茂开始摄理州事,立刻向尚未灭蚊灯晋朝要求继承凉州刺史职务。随即,他出兵平定了本地粟特移民支持的武装叛乱,暂时稳住了整个河西的政治格局。

公元314年,张轨去世。张寔继位后在政策上依旧侍奉西晋王朝。但随着西晋王朝的必然崩溃和长安朝廷的分崩离析,张家人也开始获得了独立性和自主权。甚至还开始对晋朝残余势力的瓜分和坐等灭亡。两年后,匈奴人刘曜攻陷长安。当时的西晋南阳王司马模之子司马保,组织流亡政府并自称晋王。面对地方军阀陈安和羌族的围困,屡战屡败的他撤退到了上邽一带。但在张寔的故意冷落下,司马模才到前凉边境就死了。张氏政权便趁机收编了他的部下。

匈奴人的前赵成为前凉的首个对手

很快,匈奴人的前赵帝国开始了重建北方帝国秩序的努力。作为河套之外的第二个主要贸易线路,前凉控制下河西就成为了必然目标。在公元323年,前赵从陇城兵分三路西征。两支偏师用来牵制前凉的陇右兵力,一路用来攻击天水冀城,一路攻击桑壁。刘曜则带着号称28万的大军,将战线推进到陇右的黄河以南的地区。他本人信心满满,声称要兵临姑臧城下,让整个河西都人心惶惶。

前凉方面的参谋却认为,赵军虽然声势浩大,但主力依旧是内心拒绝臣服的汉人。所以建议亲自领兵的张茂固守姑臧东南的石头城,再出动精锐部队增援陇右。张茂当即派出精锐的1800名步骑兵,突破赵军的围困,火速进入冀城。黄河以南的军民闻讯之后当即士气大振。得益于前凉多年来的剿抚并用,河湟地区的羌族人为了避免前赵肆虐,也组织了轻骑兵部队助战。他们一举攻克了南安(甘肃天水),切断了刘曜的后路。

汉朝留下的凉州豪族 是张氏武装的核心

刘曜得知前凉增援陇右和南安失守的消息后,意识到了战局的微妙。一旦自己带领的主力军在外覆灭,也就意味着本民族统治的核心惨遭重创,其他部族会顺势而起反抗。于是,他自然而然的萌生了退兵之意。张茂这边也在防御战胜利后,决定见好就收,避免深陷潜在的失败泥潭。于是主动向前赵称藩,为前凉争取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和经济积蓄。

五年后,前凉第四代掌门人张骏继位。此时的张氏政权,依然是接受中原帝国册封的公国。直到公元327年,在得知前赵主力军在关东被后赵击败后,张骏才削去了前赵赐予的凉王称号,宣布自己为复晋大将军和凉州牧。趁着中原改朝换代的时机,他派兵攻击前赵占领的前凉秦州州郡。

面对中原的蛮族帝国 前凉经常只能困守城池

但前凉军却犯下了前赵军曾有过的错误。对方深知凉军精锐尽出,貌似强劲但也后勤压力巨大,于是选择了修建城垒进行对峙。前凉军队反而自恃人数占优而大意轻敌,结果运粮路线被精锐骑兵截断。听闻前线作战不利,凉军中的羌胡部队主动撤退。在赵军的大肆追击下,凉军总共损失了20000人,相当于全国兵力的1/5。先前夺回的河南之地,再次遭到了前赵占领。

好在这次胜利,已经是匈奴人的回光返照。张骏也转变了战略方向,趁着中原忙于改朝换代,大胆的出兵西征。经过一番激战,远征军先后击败鄯善、焉耆、于阗和龟兹等主要的西域城邦,迫使他们成为前凉的属国,定期给张氏家族进贡。张氏还迎娶了鄯善国进贡的美人,并设置了宫殿安置。他们还模仿汉朝的旧制,在金城设置了戍己校尉营,在楼兰和玉门关之间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至此,前凉从河西本地的小势力,扩充为可以统领西域的一方霸主。

前凉最终成为了河西到西域的霸主

迎战后赵

后赵的威胁性超过了前赵

公元340年,前凉因张骏去世而再次发生政权交替。已经夺取中原帝国体系的后赵,决定对这个西域霸主用兵。除了维系政治框架,垄断主要的贸易路线也是考量重点。因为只要有独立的河西势力存在,不受后赵控制的国际贸易就可以通过山区进入南方,顺着长江联通南朝的建康。

从军事角度来看,新崛起的后赵帝国比起前任更加可怕而凶残。因此前赵的主体来自内迁的匈奴,所以一直将自己宣称为汉朝继承者,构建出刘邦-刘秀-刘备-刘渊的贵族世袭。后赵帝国的主体却不是匈奴,而是来自草原西部或中亚的大月氏后裔。 

后赵的建立者石虎 祖上来自北印度

作为后赵主体的羯胡来源组成十分复杂,既有内迁的各类胡人,也不乏与之合作的汉人。但真的核心却被记载来自于北印度,也就是属于还没有被完全消灭的贵霜帝国世袭。在当时,由于萨珊波斯的东征和新的白匈奴崛起,原本的贵霜系势力大减。一些部族就可能与本国王庭隔绝,或索性东迁避难。因此,从汉灵帝时代起,就有月氏人开始请求内附。依靠在中亚世界积累的贸易和战争经验,成功掀翻了南匈奴人的霸权。

由于距离上次战争已过去了十几年时间,凉州军民也不免出现承平日久的懈怠。边境军队在气势汹汹的后赵面前是几乎一触即溃,金城郡被入侵者团团包围。结果,守将因怯懦而选择归降,让凉州腹地暴露在整个后赵大军面前。糟糕的开局,逼迫刚刚即位的张重华下令总动员,集结各郡国和西域盟友的军队前来参战。甚至还破天荒的提拔谢艾为将领,让这个没有军事经验的儒生来领导军队。

后赵的大量具装骑兵 让前凉一下子很不适应

此后,谢艾直接派出5000精兵夜袭敌营,用自杀式行动一次性地将对手逼退,迫使后赵军队的前锋退往金城。虽然前凉的危机初步得以缓解,但是初出茅庐的谢艾却引发了前凉大世族的不满。最后的结果是大世族以谢艾阻碍张重华进行搜狩之礼为理由,迫使其远离政治中心。显然,这是地方领主与宫廷客卿的惯性思维斗争。但放在当时,谁都没有时间去思考下一步情况。

公元347年春天,后赵皇帝石虎再次派麻秋率领80000人进犯前凉最后的防御重镇枹罕,与集结在此的守军展开激战。麻秋对着城池挖掘了数重围攻壕堑,并使用人力投石机轰击城墙。在地下,后赵工兵还挖掘了百条攻城地道,但被前凉军队以伏听或者观察水缸震动的方式发现。但时间一长,大量军队还是不能在城里维持太久。

后赵军队在整体实力上占据优势

最终,前凉军队必须在城外排兵布阵。期间,后赵虽然一度成功的联系到了守城方的内应,但被守军迅速斩杀。城外后赵军队的仓库和攻城器械也被突袭勇士出城焚毁,这让守军的士气大增,民心安定。石虎在得知攻城失败之后,命令以3000名具装骑兵--黑槊龙骧军为核心的3万人支援前线。这些重骑兵不仅装备了马甲和长槊,还用上了增加稳定性的马镫,适合直接冲击敌阵。张重华只得再次启用了被贬谪在外的谢艾,带领3万汉人步骑和羌族轻骑救援枹罕。麻秋得知谢艾出动后,决定在广武附近的长最沿着河流筑城,以逸待劳,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一举击败。

最终,谢艾决定冒险吸引对手走出防御工事作战。否则,后赵可以聚集到更多的兵力形成优势。在前锋忙于诱敌时,真正的精锐突袭了缺乏防卫的工事,让后赵军队因为恐惧而停滞不前。前凉方面抓住机会,出动大量的重步兵对骑兵进行突击。以手环刀和长柄斧为武器,不要命的劈砍缺乏装甲保护的马匹前肢。由于骑兵不善于原地固守,因此被这类突袭弄出很大混乱。前凉的骑兵也在同时进行迂回,从侧翼恐吓已经阵脚大乱的后赵骑兵。此战,30000人的后赵精锐部队被消灭了近半数人马,其中大部分是宝贵的具装骑兵。

前凉步兵以主动出击的方法 击溃了后赵骑兵

投降前秦

前秦是前凉遇到过的最强对手

由于击败了后赵大军,前凉的势力又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张。但前凉从不是一个根基稳固的真正霸主,尤其是其核心所在的河西走廊地区,根本没有支撑起长期争霸的物资基础。这因为前凉的最后失败,埋下了伏笔。

公元353年,张重华病死,前凉内部再次发生了夺位之争。张祚在一场厮杀后成了前凉的主人。但作为典型的篡位者,他对于手握重兵的张瓘非常忌惮,不久后与他直接在战场上对垒。张祚因兵败被杀,前凉的王位又落入了临时上位的张玄靓之手。但洗牌并没有因此而结束,相反让所有上位者都有些惶惶不可终日。凉州本地的大族政治,是有明确的地域山头存在的。张瓘也对这些大族多有猜忌,引起了宋氏将军宋混发动的兵变。随着张瓘的自杀,前凉在实际上已进入了自己的倒计时。

张氏最后不得不投降重视河西的前秦

同时,前凉能够在河西与西域壮大,也是得益于当时的四周并无真正的强权存在。在中原搏杀中冒头的前赵与后赵,其实也并未将河西作为首要的战略重心。两种的统治集团,都源自草原-河套两地,只将河西视为一个可以有无的部分。如果因为次要目标而损失太大,自然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但这个战略格局,终究在公元376年出现了剧变。

这一年,新的中原霸主开始进军河西。不同于前赵的匈奴人与后赵的羯族人,这次的前秦帝国以源自羌人系的氐族为主。他们的起源地就靠近河西走廊,一直分布到巴蜀境内,和过去的草原后裔有巨大的不同。在对地理格局的认识方面,他们长期受惠于河西走廊与更南面的青海道贸易,反而比较少受到草原-河套路线的影响。

由于出生问题 前秦愿意将全部军事资源砸向河西

对于前凉来说,这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其境内和军队中就包含了不少羌人,以及长期与羌人混居的小月氏部族,他们都与氐人有天然的亲近感。前凉本身也不可能以硬扛的方式,应付视河西为囊中之物的前秦。于是,当时的首领张天锡被迫出降,被前秦皇帝苻坚册封为归义候。这个称呼也在后来影响了同样以河西为基地的张议潮,成为唐末到宋初的归义军名称的由来。

公元385年,输掉淝水之战的苻坚被后秦武昭帝姚苌杀害。前凉的张氏趁机宣布复国,准备再次利用中原混乱的形式自立。但这次,张天锡的世子张大豫是严重错判了形式。后秦的主力是被安置在关中的羌人军团,他们和氐人一样重视河西超过了河套。凉州的张氏则因为前秦的西域攻略,而失去了对龟兹等地的控制。势力大减的他们,在后秦军队开到后,遭到了彻底攻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