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数据的整理和初步处理,这一章节知识点不多,很简单,也不是考试重点,但它可能是我们在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数学知识了,所以同学们还是认真学习一下对你的生活会有很好的帮助。在这一章节中有四个概念,它们分别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学过之后,我想大家都十分了解。但它们在试题中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会怎么考察我们的应用能力,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吧。 一、平均数 平均数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数据处理方式了,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因为经常接触到,比如班级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我们先来看一下试题吧 平均数 平均数知识点的考察,主要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的考察方式比较灵活多变,请看第一大题。 (1)直接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如第3,4小题。 (2)一组数据,增加或减少一个数,比如第1,2小题。 (3)一组数据中含字母,知道平均数求字母,比如第5小题。 (4)一组数据看错某一个,比如第11小题。 (5)一组数据分成两部分,知道两部分的平均数,求整体的平均数,比如第10小题。 (6)一组数据变成另一组数据,比如第8,10小题。 2、加权平均数题型比较固定,请看第二大题。 (1)混合单价,比如第1小题。 (2)综合成绩,比如第2,3小题。 3、特殊变化较少考察,喜欢的同学可以掌握一下。 (1)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字都加上a,那么它的平均数也增加a。 (2)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字都变为原来的a倍,那么它的平均数也变为原来的a倍。 二、中位数 众数 中位数和众数看似在生活中应用的较少,其实是我们判断许多事情的基本依据。比如,我们对某省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判断,对某一个地区人们喜好的判断,或者具体到对某一个人学习水平的判断。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的数据,不可能知道平均数是多少,但我们可以大致感觉到数据大致趋向于什么水平。我们来看一下试题吧。 中位数众数 中位数众数的考察方式: (1)给出一组数据,求中位数和众数。众数要注意可能存在多个,比如第1小题。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互结合,比如第2,3,4小题。 (3)数据和频数或百分比相结合,比如第7,8,9题。 三、方差 方差在生活中用到的较少,若要对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就会用到。它是对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从而让人做出更好的判断。我们来看一下题吧。 方差的考察方式: (1)组出一组数据,直接求方差,比如第4,5小题。 (2)给出方差,求数据中缺失的数籽,比如第3小题。 (3)数据特殊变化喜欢的可以了解一下。一组数据每个数据都增加多少,方差不变。一组变据每个数据都扩大到原来的a倍,方差扩大到原来的a的平方倍。 好了,我就介绍这么多了,学好数据分析,对你以后的工作生活,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