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简介 认识道教18 嵩山中岳庙

 知识传承永恒 2019-06-07

嵩山中岳庙

  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距登封县城东4千米。它背倚黄盖峰,北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他们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中岳庙现为河南道教协会所在地,由全真道士主持庙务。

  2001年6月25日,中岳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中岳庙。

嵩山中岳庙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祭祀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时随从的官员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太室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696)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改嵩阳县为登封县。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北宋末毁于兵燹“遭宋靖康兵革之难,……庙之基构仅存,而缮修不时,上漏旁穿,殆不能支。”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进行大规模修葺:“诹日鸠工,众作毕举。庙制规摹,大小广狭,位置像设,悉仍其旧。……总为屋二百三十有八间”(黄久约《大金重修中岳碑》)。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又进行大规模维修。据《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刻石记载:此庙重修后之规制,计有:“正阳门、东偏门、西偏门、上三门、中三门、南岳殿、西岳殿、九子夫人之殿、玉仙殿、山灵公、二郎殿、井亭、东华门,西华门、东门、西门、火池、钟楼、王母殿、角楼、廊房八百余间,碑楼七十余所”。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又曾作过修葺,绘饰壁画,遍植松柏。元末由于战乱庙宇倒塌严重。明杨守陈《中岳庙碑》云:“元末兵荒之后,仅存百数间,余皆隳矣”。“成化丁酉(1477),大风雨,寝殿之瓦坠几尽,栋榱亦多挠崩。”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决定重建,“购材佣匠,悉撤寝殿而重构之,如旧间数,且加壮伟,其余亦皆缮葺可久”。这次工程始于壬寅(1482)五月朔,至癸卯(1483)十二月望日毕工”。清初也曾修葺。景日昣《说嵩》卷十五云:“国初,邑人王贡募建正殿、寝殿、峻极门、左右廊、四岳殿,余俱补葺。历数十年,稍稍损落矣”。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丞鹿佑以祈醮捐俸重修,增饰补葺,糜三千金,属予记其梗概,观察使张伯琮书,立碑于崇圣门外东庭。”较之金元,“壮丽稍减,规模犹存”。乾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乾隆十五年(1750)十月初一,乾隆至中岳庙致祭,当夜御制《谒岳庙》诗二首,其一为:“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

嵩山中岳庙

  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道教虽然兴起于东汉时代,其来源却是我国远古时代的巫术,后来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士之传统,历史渊源较长。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他们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王子晋又名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

唐代王子乔吹箫引凤铜镜(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据《道学传》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时,又有著名道士寇谦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峻极门东侧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就是当年刻立的,碑文记载寇谦之修中岳庙和传道的事迹,是关于这位名道最早的记录。此后,历代还有不少知名道士在这里主持过道场。峻极门东侧还有《五岳真形图碑》,这一高3米的碑石雕刻着象征五岳的图象,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立。据道教经典《云笈七签》说,五岳真形图是道士入山辟邪的护身符,一切妖鬼虫虎都不能近。如今河南道教协会就设在中岳庙,每年农历三月和六月庙会热闹非凡,这一习俗至今不衰。

  中岳庙自东汉以来,为道教徒居住传教之所。北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道士寇谦之,早年学张鲁五斗米道,多年无效。十八岁从成公兴入嵩山中岳庙修道七年,北魏神瑞二年(415),托言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并赐以《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令其“清整道风”,并授予导引,服气口诀。又经过八年(423),又托言老子玄孙李谱文授予《箓图真经》和劾召神鬼等法,并嘱其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始光元年(424),寇谦之离开中岳庙北上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由宰相崔浩推荐,入宫会见北魏太武帝。太武帝接受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建议,并制定乐章诵戒新法,称新天师道继而在城南建天师道场,太武帝亲临道场受道箓,自称“太平真君”,改元为太平真君元年。

  此后,北魏各帝遵为定制,每至登基,都如此登坛受道箓,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洛阳城南建立道场,如法受箓。

  寇谦之在北魏为新天师道首领后,中岳庙地位骤然大增,寇天师受命大加修缮。中岳庙修缮竣工后,寇谦之特于太安二年(456)树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以记其事,为中岳嵩山最古的石碑。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碑——魏碑书法的典范。此碑至今尚存,但字迹已大部剥落,仅存首尾数百字。

  中国道教第一碑,魏碑书法的典范:寇谦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

  现存之中岳庙,较之清初,已有所缩小,但规模仍然甚大。人们可以看到,从中华门起,经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崧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到御书楼,共十一进,长达里余,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

  石翁仲

  中华门外,有两座四角亭分立于神道左右。亭内,为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雕刻的一对石人翁仲,是中岳庙保存下来最古老的两件文物。石翁仲高约1米,平顶大脸,腰系大扣纽带,古朴大方,虽经风雨侵蚀,但衣着服饰仍很清晰,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和衣着服饰的宝贵资料。据史书记载,翁仲姓阮,为秦朝大将,英勇善战,死后铸像于咸阳宫避马门外,后来历代沿用,把铸刻的无名的铜像、石像都称为翁仲。中华门前的翁仲,还有个有趣的传说。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游历中岳,随驾群臣内,有一翰林院大学士,走到翁仲跟前。乾隆指翁仲故意问道:“爱卿,这是何人?”翰林忙答:“仲翁”。乾隆见其将“翁仲”说成“仲翁”,微微一笑,遂写了一首打油诗,故意把每一句的后两字写颠倒。诗曰:“翁仲为何读仲翁?可知平时少夫功(功夫)。岂得在朝为林翰(翰林),打到江南作判通(通判)。”

汉安帝元初五年雕刻的石翁仲

  遥参亭 天中阁

  中华门北有一座八角重檐亭,即“遥参亭”,是古代过往行旅拜谒岳神的地方。檐坊和雀替上面透雕戏曲故事,形象优美,精巧异常。

  穿过遥参亭,迎面就是天中阁。天中阁在明清之际是中岳庙的正门,原名黄中楼,明嘉靖年间改为今名,面阔五间,重檐绿瓦,雕梁画柱,飞檐凌空,风格独秀。门上虎头大钉紧扣,门外两个石狮守卫,栩栩如生,为清代雕刻的代表作。东侧雄狮口中,有直径为15厘米的石雕圆球,西侧雌狮前蹄按一小狮,工艺精巧,独具匠心。石狮之后,是辟有三个门洞的高台楼阁。台高7米有余,上面有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覆以绿色琉璃瓦,四周筑有女儿墙。游人至此,举目四望,东有牧子岗,西临望朝岭,南接玉案山,北依黄盖峰。

遥参亭和后面的天中阁

  配天作镇坊

  出天中阁沿甬道拾级而上,其后便是木结构配天作镇枋。它原名叫“宇庙坊”,古时称中岳为土神,意思是以地配天。枋起三架,庑殿式屋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正楼额书“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别书“宇庙”、“俱瞻”。配天作镇枋后为松柏掩映的崇圣门。此门为过往门庭,因中岳神曾被封为“中岳天中崇圣大布”而得名。

天中阁后配天作镇枋

  崇圣门

  崇圣门东有古神库,创建于北宋。在古神库周围有四个高大的铁人,四大铁人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高3米许,重约3吨,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同时也是北宋铸造的艺术珍品。

  崇圣门前甬道东西两侧有东华门和西华门。两门内各立二碑,其中宋代石碑三通、金代石碑一通,因为四通碑的撰文者都是当时状元,故称“四状元碑”。碑的内容都是叙述中岳庙的历史沿革及修建情况。其碑制宏大,书法遒雅,苍劲有力。

古神库北宋铁人

东华门内两块“四状元碑”

  化三门 峻极门

  化三门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化三门后西侧,有无字碑亭。亭内立有清代石碑一通,碑上只有线刻花边,没有文字,故称”无字碑”。立此碑的意思是说岳神之德,大得难以用文字形容,故立空石,以示纪念。

  化三门之北是峻极门,因中门两侧塑有一丈四尺高的两尊将军橡,故又名“将军门”,是中岳大殿中心院的山门。此门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明祟祯年间毁于大火,清乾隆时重修。左右两侧为东西两掖门。现在制式为歇山屋殿,绿色琉璃瓦,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殿内的梁材、斗拱上都用沥粉金线、丹青石绿绘出清雅古朴的高级彩画。门内两侧塑有两武士泥像,高达4.5米,执斧秉钺,气势威武。

  峻极门是通往主殿峻极殿的大门,因中门两侧塑有两尊将军橡,又名“将军门”

  嵩高峻极坊 峻极殿

  嵩高峻极坊屹立于峻极门内,又名“迎神门”,坊起三架,上下两层,额书“嵩高峻极”。正楼和次楼分别施九彩和七彩斗拱,黄瓦盖顶,雕梁画栋,剔透玲珑,式度秀丽。嵩高峻极坊是清代木结构建筑的精品。营建时没有用任何一个铁钉,全靠卯榫结合。“嵩高峻极”四个字,传说是康熙皇帝御书。

  跨过嵩高峻极坊,在高大的石栏月台上,坐落着中岳庙的正殿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为中岳庙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挑檐抹角,四龙吞脊,顶覆黄色琉璃瓦,朱墙黄瓦,气势雄伟,素有“台阁连天,甍瓦映日”之称,是庙内最大的建筑,也是河南现存最大的寺庙殿宇。其中椽飞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贵的和空彩画。这种规格的大殿,在明清之际仅次于皇宫和皇陵中的主殿。彩绘天花板上的盘龙藻井,是用精致的小型斗拱层层叠造而成,盘龙居井心,龙口中原来系有宝珠,当地人呼之为“老龙盘窝”,是一组珍贵的艺术品。藻井的雕刻艺术极为精湛,蛟龙卷须昂首,盘绕升腾,玲珑可爱,巧夺开工。清初殿外还悬挂有宋人颜体“峻极殿”三字匾。

  大殿前筑有3米高的月台,周围有石雕栏杆,月台正面有三道石阶。中间的台阶分二路,二路间镶有垂带式“御路”一石,上面浮雕着精美的图案,上截为“独龙盘踞”,中间为“双龙戏珠”,下边为“群鹤闹莲”等纹饰。月台下面为拜台,左右为两座秀丽的御碑亭,东为“御捍亭”,内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御碑,西为“御帛亭”,内立乾隆四十八年(1783)的御碑,其字乃草书,笔势如箭,挥洒淋离。

  大殿正中央是一座雕琢华丽的大型神龛,神橱上悬有康熙帝御书“高高峻极”四字横匾。龛内塑有高3米多的天中王像,左右站立的为老少使臣及茶童塑像。龛外侧塑有高达6米的执锤侍立、姿态雄伟的镇殿将军,左为方弼,右为方相,是嵩山地区最大的泥塑作品。东殿角木架上,悬架着明万历元年9公元1573年)铸造的千斤铁钟。大殿神龛后壁立有阴刻宽迹的“三”字样的“坎”字碑一通。传说中岳庙后的黄盖峰西有座火焰山,坎属八卦中的水象,树立此碑,是以水灭火的意思。

嵩高峻极坊

峻极殿

  岳寝殿

  寝殿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灵魂起居的地方,里面陈设着死去的皇帝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日上四食”,完全像奉侍活人一样地服侍死者。每个月举行祭祀时,还要把寝殿中皇帝的衣冠取出来送到宗庙里去转一圈,叫做“月一游衣冠”。中岳庙峻极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为岳寝殿。它是一座歇山式建筑,黄瓦覆顶,斗拱飞翘,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传说为中岳大帝与帝后起居之所。我国其它道观和寺庙都没有寝殿。可见中岳大帝享受的是帝王待遇。

  现存的岳寝殿为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重建,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重修。建制七间,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庄丽雄伟,仅次于大殿。殿内神龛里,正中供天中王与天灵妃塑像,侍女分立左右,两端的神龛内,有两个大型紫檀木透花雕刻的“龙榻”,榻上有天中王睡像,天中王睡着,天灵妃陪坐榻旁,人称“睡爷爷,坐奶奶”。东榻上睡像为檀木雕刻,西榻上睡像为彩色泥塑。

中岳庙寝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