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在我的养生方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前几天一位表弟因为身体欠佳,向我询问站桩的方法。之前也多次有朋友问我如何站桩。我整理出此文,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此文掌握方法。站桩很容易,并不需要专门的培训,通过此文,应该可以掌握。 2013年我学陈式太极拳时,第一次学习了站桩,也确立了适合我的桩功的大体框架。之后也接触过道家桩功、杨氏太极府内派、大成拳,我将这几种功夫的技术融入了我之前的框架。我的方法是符合功夫与养生的基本要求的,按照要点做,是不会练偏的。 随便百度一下,都可以看到大把站桩的好处:延缓骨质疏松、改善心血管功能、胆固醇下降、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失眠 ...... 这都是基于西医的说法,放到中国养生,其实就是“提升精气神”的问题。 我站桩的时候,会感觉到阳气从丹田沿脊柱慢慢往上提升,后背发热,头内似有清气进入,全身稍微出汗,周身舒畅。我一般是早上起床后站桩,刚起床时身体的感觉是“硬、重、困”,站桩之后,便会神清气爽,身体的感受是 “软、轻、清”。站桩时,肛门处于收缩状态,感觉肠道在被按摩,常常会有很彻底的排便发生。 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完全相同,有人会感受到手发麻或者手臂好像抱着一个气球,等等,这些都是气感,就是炼出来的“气”给你的感受。这个“气”不是空气的“气”,是食物、空气、水、宇宙中的能量运化后产生的能量。 大成拳以非常重视桩功而闻名,其创始人王芗斋在《大成拳要点》中这么描述气感: 形体不动,意念不动,精神充沛,气血犹如汪洋大海,波澜壮阔,滔滔不绝。 总之,通过我的切身体会和与其他同修的交流,确信站桩是提升精气神非常迅猛的功法,精满气足神旺了,那些名目繁多的疑难杂症便不治自愈。 另外,站桩也是我当前的太极拳训练极其必要的基本功训练。 01 必要点 必要点的意思就是必需要做好的要点,这些要点着重考虑了保护膝盖与脊椎。 1. 基本姿态 弯膝下蹲,双足平行,膝盖稍稍外撇,双手抱球,手与胸高,头若悬梁。 2. 脚底承重区域 承重区域包括脚跟、脚心,不包括脚趾。 3. 骶骨收回 骶骨收回,命门(腰)自然拱出。这种姿态很保养腰部。 4. 立身中正 修复脊椎变形、错位,利于气沿督脉上行。 5. 下颌回收 修复颈椎问题,也符合太极拳“虚灵顶劲”的要求。 6. 沉肩坠肘 慢慢感受全身放松、气沉丹田的自在。 检验姿势是否正确,需要:
感受身体重量是在大腿上,不是压在膝盖上。 这点很重要,如果是膝盖在承重,则膝盖会被伤害。 臀部是下坐的感觉,好像坐在一个高吧凳上。 肛门是收缩的感觉,小腹是回收的感觉。 通过以上的自我检测,动作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7. 放松 姿势做到位后,身体并不是木桩一块,要松下来,但又不能“懈”。放松了,气血才能旺盛运行。相比姿势,放松更为重要。 放松包括心理放松、身体放松、呼吸放松,仔细扫描自己的心理与身体,看看有什么地方是紧张的。 02 重要点
站桩绝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虽然曲腿抬臂,初期很不舒适,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慢慢找到舒适自然的感觉,会感觉腿和手臂并不累和其他从没体会过的舒适。 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在《养生桩歌》中描绘过这种感受: 虚灵独存,悠扬相依,海阔天空涤万虑,哪管它,日月星球都转移,只要你肯恒心去站立,自有你想不到的舒适和甜蜜,这就是古人不传的决秘。
在保证大体框架与“必要点”不矛盾的前提下,微调身体,找到最舒适的姿势,任何两个人的姿势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有不同的舒适的姿态。
风不大的时间,宜在户外;有风的话,在户内。空气好,有阳光,面向东。
庄子说: 必静必清,毋劳汝行,毋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虽然各种功法五花八门,但说到底,养生的核心,就是“静”。 为了静下来,可以使用“有所缘”的心法,将意识置于丹田或鼻尖呼吸都可以,或者你学过的其他方法。对于大部分人,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如果没有任何禅修经验,就将意识置于丹田吧。 也可是使用“无所缘”的心法,不依缘于任何标的物,任由念头起起停停,但不能被念头带走。 渐渐地,你会发现随着训练增多,身法越来越熟练,姿势越来越不是问题,气感也有了,身体的感受越来越好。但是念头依然不断浮现,好像还没有完全静下来,不要灰心,继续站下去。在“修身”与“养性”的对比上,“养性”本来就是比“修身”难得多。你不但不需灰心,反而应该高兴。就像激荡的湖水,由于平静下来,才会发现湖底的卵石。你正是因为变得静了,才发现原来我们时时刻刻有那么多念头。 念头是自然产生的,不必自责,不必打压念头,只是送念头走,不住于念头。西方身心灵书籍很爱说的一句话 “让一起如其所是” -- “Let it be”,对,就这样。 当你的身心越来越放松,你会变得越来越静。 站桩的心法与打坐禅修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要达到“静”的状态。如何达到“静”,我在此处就不展开讲了,先按照“有所缘”或“无所缘”的方法,尝试找感觉,我会在专门讨论打坐禅修的文章中详细说明。 修行养生不是做学问,看到这样的简单描述就完全可以开始做了。在做的过程中你自己也会总结、思索、体悟,然后带着自己的体悟,再进入深一步的学习。 养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做加法,比如站桩、禅修、太极、食补,以此锻炼精气神。一方面是做减法,少思、少食、少抽、少饮、少欲、少熬夜 ... 二者缺一不可。生活中不注意减少耗神耗气的事情,练功也没用。 2016国庆节期间,我将会前往武当山参加武当道养堂的国庆养生游学营,或许我们可以在武当山见面,交流站桩与养生。 转自:清泉溪 |
|
来自: soso library > 《站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