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菁英会丨《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解读

 骨往筋来公众号 2019-06-08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骨科医生临床常见的棘手问题,总体发生率约0.4%-16.1%,平均约为5%,其中约1%闭合性骨折,超过30%的开放性骨折均有可能发生内固定术后骨感染。感染发生后常合并骨折迁延不愈,慢性骨髓炎、骨不连,临床病程长,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乐观,患者经济负担增加。因此,规范合理的早期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实施早期干预,获得良好结局的关键,对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尚无明确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统一概念,所以感染诊断也无明确的依据可寻。

针对上述现状,我国起草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余斌教授在“中国骨科菁英会创伤第一次会议—广东站”会议上对上述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示例了指南指导下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经典病例。



专家共识定义

骨折内固定术后,由于致病微生物污染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所致的、与内植物接触的、伴有或不伴有软组织感染的骨组织感染。

诊断要点

➤  内固定术后骨感染诊断成立条件:

➤  患者病史与体征:窦道/瘘管、术中脓液、红肿热痛;

研究显示,当WBC、ESR及CRP三者均为阳性时,感染发生率100%,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已确诊感染的患者中,仍有19.6%的患者上述三项指标均为阴性,容易出现漏诊误治。

➤  影像学检查:X线、MRI、PET/CT

➤  血清学检查  WBC、ESR、CRP、IL-6、TNFα

➤  微生物培养  “3-2-1”原则、PCR鉴定技术

➤  病理学检查  炎性细胞浸润、死骨形成——诊断金标准

治疗策略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需要彻底清创+全身及局部抗生素使用。

➤  清创原则如下:

研究显示,常规病灶刮除,创面冲洗,1年内随访,99%感染复发;病灶临界切除(沿感染病灶边缘切除),4年随访,30%感染复发;病灶扩大切除,4年随访,0%感染复发。

➤  内固定的处理:目前尚无循证医学指南

急性期指:发生在2周以内,无骨组织坏死及软组织无破坏的内固定失败的术后感染;

延迟期:感染指标不断下降,有对应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内固定稳定,同时有良好软组织覆盖的内固定术后感染,保留内固定;对于内固定不稳定,反复红肿、渗出感染及局部软组织条件差的内固定术后感染,则去除内固定;

慢性期: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与感染控制动态的过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抗生素使用

关于抗生素局部使用需要强调的问题是,PMMA复合抗生素使用存在下列问题:1、PMMA聚合时温度较高,对抗生素活性存在一定程度影响;2、PMMA早期局部释放抗生素浓度较高,但后期释放抗生素浓度较低或不释放抗生素,容易产生局部耐药。针对上述问题,余斌教授认为可吸收的硫酸钙骨水泥复合抗生素是较好的替代材料。

大段骨缺损的修复

大段股缺损的修复通常通过下列三种手术方法修复,但余斌教授指出,目前下列任一手术方式均有临床使用不当的现象存在。临床医生应合理选择符合自身技术条件的手术方法,以期实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骨搬运技术

➤  Masquelet技术

➤  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技术

内固定术后骨感染南方医院研究前沿

南方医院骨感染团队针对我国骨感染的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基于南方医院有完整资料的1500余例骨感染患者大样本基础上进行来蛋白质组学、基因学研究,其目的及当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有:

🔹建立了稳定的骨感染模型,为骨感染相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筛查出与感染相关的5种蛋白及基因,以期实现感染风险的基因检测,排除患者是否有感染可能,实现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等干预措施;

🔹发现了宿主遗传易感性在骨感染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期望对骨感染的易感人群进行早期干预以及通过疫苗进行一级预防。

未来期望通过筛查高危人群,提前干预,减少发病率。研发疫苗抗体,个性化生物靶向治疗,提高治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