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疑难病专辑限时免费领】端午话中医,送你最“粽”意的书

 一路行ni43ydpa 2019-06-09
文末有端午福利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夏节、蒲节等。 端午节传统习俗有吃粽子、悬艾草、采中药、挂香囊、赛龙舟……节气味浓郁,从中医而言,端午节蕴藏了很多的中医文化,凝结了古代人们浓厚的养生智慧。

糯米粽子养脾胃

无论南北方,端午节被大众广为继承的习俗一定是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说法很多。

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传统的粽子主料是糯米,粽叶一般都用苇叶。在中医里,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粽子里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软,适量食用对健脾养胃有很好的功效。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各个地方根据口味加的材料不一样。以前古代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现在有人加大枣,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莲子,可以健脾除湿;加些小豆,可以消肿。

苇叶等材料都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苇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增强粽子的补益作用。

挂艾草、菖蒲祛邪辟秽

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悬挂艾草呢?

原来,采集艾叶、菖蒲挂在门楣和窗户上的习俗,是取其避邪的寓意。其实,艾叶与健康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熏,可通畅全身的气血,提升免疫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此外,用干的艾草泡手泡脚,可以去湿驱寒。将艾叶加工成“艾绒”、“艾条”,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佩香囊

佩香囊也是端午的一个习俗,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艾叶、肉桂、白芷、丁香、薄荷、山萘、冰片等。中医认为有祛风散寒、健脾和胃、理气解郁、通窍镇惊、驱毒杀虫的功效。

另外还有沐兰汤,《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在我国,各地有着不同的药物沐浴习俗。例如广东,一般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端午采药

端午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大概是因端午前后草药地上部分生长茂盛成熟,药性好的原因吧。更有些药物严格规定要在五月五日进行炮制。

端午捉蛤蟆制药的习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的传说,现代有不少地区还有端午捉蛤蟆的习俗。蟾酥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清朝宫廷太医院规定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取酥日。

太医院官员在捉癞蛤蟆的时候还要讲排场,宫服仪仗,列队举幡,高奏鼓乐。有诗讽曰:“抖擞威风出凤城,喧喧鼓吹拥霓旌。穿林披莽如雄虎,捉得蛤蟆剜眼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