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健康之路 CCTV健康之路 今天 过去,胰腺癌是“癌中之王”, 现在发现胆囊癌才是“王中之王”! 刘颖斌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副院长 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都有可能发展成胆囊癌! 胆囊炎 长期、慢性的胆囊炎症、胆囊结石到最后有可能变成胆囊癌。 从胆囊结石到胆囊炎、胆囊癌 胆囊中的结石与胆囊黏膜频繁接触摩擦,会导致黏膜出现破损溃疡产生炎症。 为了修复破损溃疡,人体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但因为结石仍存在胆囊里,所以结石和黏膜间的摩擦不会停止,从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慢性炎症演变成胆囊癌。 ——小知识 超声和CT可以检测出胆囊炎的存在,但并非所有的胆囊炎都会发展成胆囊癌,如单纯细菌引起的急性胆囊炎,就可以通过医生开具的抗生素治愈。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胆固醇的代谢、胆汁的代谢和胆囊的排空有影响,更容易发生胆囊结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的能力会逐渐减弱,越容易发生胆囊的排空障碍,造成胆囊结石。
体形偏胖的人得胆囊结石的风险更高。 越喜欢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得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几率越高;饮食成分中矿物质越多,得胆囊结石和泌尿系统结石的概率越大。 饮食不规律会引起胆囊的节律性活动改变,容易引发胆囊结石。如果高发人群遇上生活节奏快、休息时间短、压力比较大,就更容易引起胆囊炎和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炎症长期刺激胆囊会引发胆囊息肉,有可能变成胆囊癌。炎症刺激胆囊内部表面黏膜上的滤泡,会使其长出平台样或凸起样的病灶,即息肉。 胆囊黏膜本身是绒毛状粘膜,具有内分泌功能。如果胆囊黏膜分泌粘液、水分旺盛或生长不规律,同样会长出息肉。 直径>1厘米、单发、基底比较宽、短时间内增长快的胆囊息肉更危险! 手术切除胆囊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的有效治疗方法。害怕又抗拒切除胆囊?关于胆囊的“工作”,你了解吗? 胆囊切除手术属于日间手术,在肚皮上开小洞,用腹腔镜的方法将胆囊切掉,术后在医院住一晚上就能出院。 满足以下3个手术指征,专家建议选择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 都可能发展成胆囊癌 记得及时检查,接受专业治疗哦~ 健康之路 《莫把炎症变癌症》(中) 播出时间:6月11日 18: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