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丨黎晓新教授:DME防治任重道远,抗VEGF治疗潮头当立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6-10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减退的最常见原因,可以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任何阶段。在欧美发达国家,DME已成为DM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DME的有效治疗非常重要。在今年爱眼日到来之际,《国际眼科时讯》特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黎晓新教授,就DME的流行病学现状、既往治疗、抗VEGF治疗以及阿柏西普的治疗优势做了详尽的介绍。

DME致盲危害大,不容小觑

黎教授表示,DME可发生在DR的任何阶段,是DR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的视力下降。对于这样的患者,即使不做任何治疗都会有黄斑萎缩,一旦发生黄斑萎缩,视力无法再提升,是不可逆转的盲,毕竟视力低于0.1后患者不能驾驶,也无法看清楚书。因此,DME也是致盲性眼病,其危害不容小觑。

现在对于DME的发病率情况只能做推算,基于医院小样本的调研可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一定的年龄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群大约占DM人群的30%上下,这30%上下浮动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个阶段,而可治疗DME占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足7%。在以往激光治疗的年代,针对局部的黄斑水肿,即由毛细血管瘤或者叫毛细血管囊的渗漏导致的局限的水肿,激光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以往在没有抗VEGF药物的时代,没有医保的支撑下,一些费用便宜的、传统的方法来治疗DME,虽然有效的但是作用局限也仅能维持和延缓视力丧失的进展。

黎教授谈DME的治疗发展简史

最早的关于DME的治疗是在七十年代初从激光治疗开始以后,德国的眼科学者Meyer-Schwickerath教授最先提出来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激光上市以后,欧洲组织了一个多中心的研究用来验证全视网膜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必要性。七十年代的激光治疗是针对整个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了八十年代,从1985年开始就转变为针对DME来进行治疗,从此以后提出了DME的可治疗病变,并且是针对视力0.7以下和视力0.4以上的DME,激光治疗比较有效。但对于弥漫性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激光并没有显示出优越性。

到了九十年代,针对弥漫性的黄斑水肿,一直是比较困惑的,玻璃体腔激素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是可以控制水肿的,但也存在诸多副作用如引起眼压高、提前形成白内障等等。因此,相比之下,眼内抗VEGF还是作为DME治疗的首选,因为它对眼部形成的各种合并症风险要小很多。激光治疗的局限是必须在视力0.4以上,而抗VEGF治疗如阿柏西普是在视力0.4及以下仍然能显示出来较好的效果,视力越差改善越显著。各种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均显示能消除黄斑水肿,阿柏西普因在第一年显示出的卓越视力提升优势而备受推崇,也因此被一些国际指南推荐优先选择阿柏西普治疗视力<=0.4的DME患者。所以抗VEGF药物对于因DME引起视力损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视力丧失。

抗VEGF药物进入医保惠及国与民,应努力促成

抗VEGF药物如果能进入国家医保对DME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抗VEGF治疗可以作为是无创或者微创的治疗,与激光相比,对视力的损伤小得多。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国家的承受力,我国人口的基数很大,国家的医保压力也非常大,如何使作用时间久一些或者能延长治疗间隔、减少注射次数,成为当下研究的一大热点。近日,患者治疗DME中的 T&E(Treat and Extend,治疗和延长) 提示可以延长复诊时间,减少药物治疗次数,近60%的患者可以延长到3-4个月复诊治疗,如阿柏西普,期间无需随访,这对于降低国家医保负担、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及精神负担方面还是十分有利的。如果DME治疗也能有相应的治疗优势,对于国家和患者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大好事? 相应的,医保政策如有改变,眼科也会更新DME的治疗指南,作为医者,力求从对患者较小的经济负担、较好的疗效、较大的获益方面着手,给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患者来带更多福利与健康!

PP-EYL-CN-0369-1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