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体系简述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9-06-11

我们首先来看《易经》的基本内容,《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一、《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依次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下经》三十四卦,依次为: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一共六十四卦。

二、《传》的部分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叫做《易传》,也叫《十翼》,意思是说这十篇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1即猪嘴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的意思,与现代语文使用的常用符号圆括弧“()”同形同意。引申为包括。再引申为概括注解。不过还有说法称彖是一种长着利牙的怪兽,能咬断铁。故引伸其意为断、判断等意。《易经》的专用术语彖辞即指总括之辞概括之辞,即概括一卦涵义之辞,或注解一卦之辞。彖辞也叫卦辞(彖辞唐代以后改称卦辞,这样就比较通俗易懂和合乎文意。卦辞就是说明每一卦的要义和判断吉凶的断语,解释卦辞的《彖传》仍延袭原称使用至今。

2)《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其中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卦意的有六十四条,称为《大象》;解释三百八十六爻爻辞的有三百八十六条,称为《小象》,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辞,共三百八十四爻辞,此外再加上乾卦用九和坤卦用六两爻,共三百八十六爻。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则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也称《象辞》。

3)《文言》是专门对乾、坤二卦作进一步解释的。乾坤两卦在六十四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4)《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经》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说明的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习《易经》的必读之篇。《系辞》分为上篇和下篇,是对《易经》的通论。不仅总论占筮大义,而且诠释卦辞爻辞的观念,阐发《易经》的基本原理。是《易传》哲理思想的代表。

5)《说卦》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6)《杂卦》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7)《序卦》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最初《经》和《传》是分开的。东汉郑玄将《彖》和《象》分附到相关各卦下;魏王弼又将《文言》分附到乾、坤二卦下;南宋朱熹《周易本义》恢复郑玄以前的经、传分开的原始排序;明代官方刊行时再次采用郑玄和王弼的方法,只将《系辞》、《说卦》、《杂卦》和《序卦》四篇单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