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对汉字的认知规律

 藍天追雲 2019-06-11


 儿童对汉字的认知规律:第一是听觉的发展(听读音)1—3岁,婴儿出生不久,父母就会拿一些风铃、拨浪鼓等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来哄孩子,慢慢孩子长大就不停教孩子学叫“爸爸妈妈”等,那这个时候的孩子偶尔也会叫出来,那证明这时的孩子就是听觉已经发育,能根据每天成人不断输入大脑中的信息听到之后给模仿出来;

第二是视觉的发展(辨形)4—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产生了图像知觉,能够分辨图形的主要特征,找出图形或文字符号之间的细微差异,这就说明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感知、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在孩子的眼中,文字符号也是一种视觉刺激;

 第三是协调能力的发展7—13岁,(写)就是写字,小班、中班的孩子在那个年龄段不具备写字的能力,但是到7岁以后,孩子手臂上的小臂肌肉已经发育完善,并且具有保持平衡能力,所以可以锻炼孩子正确的坐姿及书写姿势;最后是抽象能力的发展,这个则是贯穿于人生的,举个例子:如孩子很小的时候你教她叫“爸爸妈妈”她就跟着学模仿叫“爸爸妈妈”,但是她不知道“爸爸妈妈”指的是什么,慢慢长大她知道,“爸爸妈妈”原来指的是什么,再慢慢地她就知道“妈妈”还可以叫“母亲”,成人后她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妈妈”这个意思,妈妈生我养我哺育我长大成人,每天不辞劳苦的为我,是一位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人!所以从这个例子上我们不难看出汉字“义理”是在于整个人生当中的!

 这个也是所要讲的小听音、中辨形、大讲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