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札记:“博父国”与“禹所积石山”

 宇闻休闲书苑 2019-06-12

《山海经》札记:“博父国”与“禹所积石山”

(作者:刘玉文)

《山海经》中的《山经》共记述了二百四十七座山的名字。其中就有、“禹所积石之山”、“禹所积石”、“禹所导积石山”等山名。据专家考证认为《山海经》并不是一部官方地理专著,而是东夷人的作品。所以《山海经》中的山川名称与当时华夏域内通行的山川名称也多有不同。本文仅就《山海经》中的“博父国”与“禹所导积石山”略述管见。

《山海经·海外北经》有曰:“夸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禹所积石之山在其(博父)东,河水所入。”这段话的意思就是:

“夸父国在聂耳国的东面,那里的人身体高大,右手握着青色蛇,左手握着黄色蛇。邓林在它的东面,其实由两棵非常大的树木形成了树林。另一种说法认为‘夸父国’又叫‘博父国’。禹所积石山在博父国的东面,是黄河流入的地方。”这里的“禹所积石之山”清代史学家毕沅就说过:“(禹所积石之山)当云‘禹所导积石之山’,此脱导字。”即这段叙述漏掉一个“导”字,应当记作,应当是“禹所导积石之山”(《山海经笺疏》)这与《淮南·地形训》所说“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可以互相印证。

对于“夸父”的含义,袁珂先生说:“概夸父乃古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且“以义求之,盖古之大人。夸,大;父,男子美称也。”(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P428)

根据古籍记述,夸父(博父),共工、黄帝、蚩尤是同一时代。例如《山海经·大荒北经》曰:“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又说:“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 《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记载:“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从古籍中我们还可了解到关于“夸父(博父)”的下述情况:

(一)夸父国的族属。

1、《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士生信,信生夸父。”——夸父是后土的后人。

2、《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后土是共工的后代。

3、《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又是是炎帝的后裔。

由上可知,夸父(博父)国是炎帝的后裔,属于东夷族系。关于“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这与夸父国“其为人大”的特征正相符合。

笔者以为,上面所说的“某生某”并非都是“生儿育女”的意思,也包含着氏族“衍生分支”之意。即夸父(博父)国是炎帝、共工氏的一脉分支。

(二)共工氏,曾是部落联盟的一位首领。

《国语.鲁语上》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

由此可以看出,共工氏曾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落联盟的一个首领,他的后代后土仍享有象征国家的“社稷”之“社神”的尊位,延续了数千年。

《淮南子·天文训》又有“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的记载。颛顼属于黄帝后裔,共工属于炎帝后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大概是黄帝与炎帝“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的延续,说明炎、黄之间在融合过程中仍存在大的摩擦。

(三)共工氏是治水世家,被后人尊为“水师(即水神)”。

共工之“共”,同于洪水之“洪”。共工之“工”是指工程首领。“共工”就是古代专门治理洪水、负责水利工程的首领。

《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

(四)夸父(博父)国的活动范围。

夸父出于共工氏。据《国语·周语下》记载:昔共工弃此道也……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 如前所述,共工氏又曾是部落联盟的治水首领。

由此可断定,作为共工氏后人的夸父(博父)居住在河济下游,他们之所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是欲阻挡河济洪水淹没本部落,但这却遭到周围困于水灾诸部落的反对而招致“祸乱”,所以才出现“共工用灭”的结果。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河济下游。周华光先生在《华夏文明起源与融合发展》一文中说:“禹治黄河的地域,大致从河南省新乡地区滑县往北到海河流域,往东到山东的古无棣、利津,禹治九河在这个地域内。这样,治水联系华夏东西两部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孕育着华夏融合的根基。” 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一文中说:“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

这里就是共工氏曾经“欲壅防百川”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夏商时期“渤方国”的活动范围,关于“渤方国”,金岳先生发表在《滹沱河商族方国考——论燕初并灭商族方国》(1995年《文物春秋》)说,渤方国的地理位置“相当于汉代的渤海郡……河间以东,至于沧州,北至通县、安次(廊坊)以南,南至山东无棣县,滨海之地皆是,治今沧县。” 《河北通志》“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河北”(http://www.:82/zjxz/s22.htm)也有相似的论述。

商族也属于东夷的一支,其始祖契也曾协助大禹治水,《史记·殷本纪》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

渤、博二字,发音相近,笔者认为《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博父(夸父)国”极可能就是包含古无棣在内的“渤方国”(薄姑国)。古黄河从“渤方国”流入渤海。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曰:“河至冀州,分布为九河,下至沧州,更同合为一大河,名曰逆河,而夹右碣石入于渤海也。”

《海外北经》说“禹所(导)积石之山在其(博父)东,河水所入。”即《禹贡》所云黄河“至于碣石入于海”。

何幼琦先生在《<海经>新探》中也指出:“排除了各种错误的说法,可以确定,在《海经》的时期,河水是夺马颊河入海的,河水所入的积石山、碣石山,就是今天无棣县的马谷山。”

 徐南洲先生在《<山海经>——一部中国上古的科技史书》中也说《海外北经》中的禹所积石之山“可能即今山东无棣县北的马谷山。”

在渤方国(薄姑国)境内海滨只有一座玄武岩孤山,就是今山东无棣县境内的碣石山(唐宋时改称“马谷山”),这与《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所说的“禹所积石之山在博父东”恰好相互印证。积石、碣石,读音相近,所以《大荒北经》中河水所入“积石山”,就是《禹贡》“至于碣石入于海”的碣石山。即今山东无棣境内的《禹贡》碣石山。

正如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黄盛璋教授所说:“《禹贡》另一个碣石在冀州。……今天津市以南,除了无棣县马谷山外,古黄河口都没有山,因此后代也有以马谷山为《禹贡》冀州之碣石。” (黄盛璋《碣石考辩》1979年第6期《文史哲》)

现代学术界的考证必将会进一步证明,博父国东的“禹所(导)积石山”就是无棣马谷山,即《禹贡》碣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