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艺术家——朱日曼

 泊木沐 2019-06-13

朱日曼,化名朱谩。朱熹二十六世孙。1966年生于江西省余干,山怒画屋主人。199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书画进修学院。2009年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十期中国花鸟画高研班,师从霍春阳(天津美术馆馆长)。贾宝珉(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张金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等名家。作品先后入选(中国历代画梅百家),(第八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邀请展)等。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上海卫视,天津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江西卫视,拍卖行等全国各省市美协大展获奖并出版。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收藏家收藏。著有(津藏三法),(中国花鸟画真象的认识)。(朱日曼书画作品集)等。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现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创作中心特聘画家。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来书画家联谊会艺术总监。专业从事中国花鸟画学术创作,研究。

作品欣赏

我对中国花鸟画真象的认识

中国画蕴含儒,释,道。儒以仁载文,释以空载大,道以融载和。

我说的儒,释,道并非指教派。而是承载的思想意识。人类文化由道而生,并不是由道教而生。所以我认为中国画起源于道,道是人与自然的一种运行规律。由道生儒,生释。这三大文化成为中国民族文化核心。

自盘古开天辟地,沿至春秋时代老子(公元前576年)降生后, 创立道教,其思想核心和与贵。在道学的基础上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开创了儒学,思想核心礼与仁。释迦牟尼(公元前653~483年)出生于古印度,是人类佛教创始人之一。公元前67年(汉明帝时代)传入中国,核心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自净其意,主张命运,修心求果,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他们依此著写经典(道德经),(论语),(太上感应篇)等,将思想普及人类。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三者意旨舍恶从善。正因为此,成为中国文化核心。

中国画不管什么科目,都需要承载这个核心,这也是中国画面貌型成世界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从事绘画20多年,自觉人在地上心游天,似神遇寻神迹,如魂游。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谓灵魂感触,艺术由感而生。

宇宙观使我象由心生,从一划开天地到三生万物,再轮回归一。这就是道与法的规律,中国画笔墨也就是从这一划中找到这个规律。

万物皆神,中国花鸟画最早诞生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0多年历史。由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萌芽。到唐(公元618年),五代,宋(公元960年)已相当成熟的艺术,即有了独特规划方式,花鸟画在三大画科中划分。山水,人物,花鸟。辽,金,元,明,清(公元1616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百花齐放。

回头是岸,综上所述,历史成为艺术神迹,从神迹中摸到真象,大象,万象。万象更新,新是萌芽,芽为嫩者,并非老之,艺术无际。老子曰(无,观其妙,有,观其徼)。

象由心生,借物抒情。心不定,落墨无法,物象乃吾象也。南齐谢赫定(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宇宙观让我看得更透彻,从天观地是圆,从地观人是物,从人观天是空。天地间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产生两极,阴阳。由心生阴阳,吾曰(三法论),气,韵,禅。儒之气,道之韵,释之禅。

借象造物,吾画花鸟总想到山水,静动相依。静者厚重,朴实,动者生机,活灵。生命由运动产生,坐地自转八万里,艺术是观世界,而不是走世界。

物吾两忘,老子曰,无为而为。物是思想物质,吾是意识精神世界,两忘,是忘却与外在世界,达到与大自然一体境界,天人合一。

自然造化,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无争。仁者寿,空者容,融者和。人不是神,老聃曰,神有变化之能,造万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在人性道德堕落的今天,中国画无教化功能,失其魂何谈高与生活。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吾认为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第三世界,但她站在山水,人物的高处。山无草木不精神,水无鱼虾不清纯,人无鸟兽不和谐。宇宙是心用来作文章的一张白纸,心有多高,叶就有多大,花有多有媚,世界就有多美。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黑)。艺术是道,两极是自然运行规律。在两极中朱耷(明末)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而潘天寿则以强其骨,增其志为心语。吾非学他们,而是站在宇宙观艺术,在同一条道上发现他们的身影,足迹。艺术是在逆境中成长,艺术家的不幸是艺术之万幸。

爱是中华民族文化核心,失去爱,艺术将失去担当,承诺,高贵,品德。吾在日志中写道(爱一个人就是恨一个人),让她远离,因为艺术残酷。艺术如:伟大爱情下九泉:。埋葬的是博大之精深,真相。艺术并不是简单的一幅画,而是艺术家灵魂深处的对话。

2017年3月15日,于温州市龙湾博物馆,晴,朱日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