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引发的思考

 nusa_li 2019-06-13

提问:

昔者圣人以阴阳因统天地。

夫有形者生於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故曰: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气质具,未相离,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列子·天瑞》

太始天元册讲的是第三阶段,那么,我们现在处在哪一阶段?

反者道之动,都知道往回走,现阶段与道之间是否应弄清楚往回走的路径在哪里?

以下是由个问题而引发出来的思考

《列子·天瑞》释文:

以往有贤德的人以阴阳统括天地。

我们说,有形质的物体化生於无形质的气,那么天地从什么地方化生?

所以说: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易是阴阳相互之间的变化未出现之前;太初是天地混沌之前的炁的开始;

太始是形状之开始,太素是质地之开始也。

气与质地具备,不相离分,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是指万物(气与质地)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太始天元册》中,“太虚廖廓”说的是宇宙本来的状态; “肇基化元”,说的是天地的生成,列子把这个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万物资始。。。。。。品物咸章”说的是天地的运行状态,也就是在天地之气的作用下,万物都在进行着生、长、化、收、藏的运动周期。

张衡《灵宪》里说:“昔在先王,将步天路,用*(之)**[定]*灵轨,寻绪本元。先准之于浑体,是为正仪立度,而皇极有逌建也,枢运有逌稽也。……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浑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彁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为庬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万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纪。于是人之精者作圣。实始纪纲而经纬之。”

这段话详细记述了:“昔日圣贤的天子,推步天体运行的轨迹,确定天地运行的中心与赤道大圆。端正仪表,定出度数。推论出天地刚开始生成的状态,是浑浑沌沌的气团,这气团运转了很久很久,元气开始剖判分离,清轻的气发散上升为天,重浊的有形质的物质下降凝聚成地。天的气体为阳,明亮而且运动不止;地体之内的气为阴,幽暗而且相对静止(在地体内部运化)。‘动’以运行施布,‘静’以和合化育,阴阳之气交接和合化生精气----四时,四时化生化灭万物。在天成象(天象、星象、气象),在地成形(春、夏、长夏、秋、冬)。天有九个方位,地有九个区域;天有三辰:日月星;地有三形:两极、赤道;有天象可以校订,有形状可以测度。于是有贤能的人开始以此为纲纪来经天纬地。”

这里所说的“天地”是原始天文学中的概念,是指浑天坐标系中的“天地”而言,并非现代天文学中的概念。

《灵宪》强调:天地的本原是“气”,“气”的阴阳构精,化生出四时,孕育出万物。是“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气”,确立了天的九个方位,地的九个区域。这才有了两极、赤道,“才有天空星象可以显现,有地体形状可以度量。”天地的经度纬度也正是依据“气”的四时规律确定出来。在界定出天地框架的基础上,浑天说根据重差勾股术和地面相隔千里,由日晷所测的日影相差一寸的方法,推算出整个天地的大小。并指出:

“八极(四面八方)之空间,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广增千里。自地至天,是八极的一半,地的上下亦与天相同。整体进行测度,是使用浑仪。运用钩股定理,立竿测影,进行实地观测,全都是移动一千里,日影相差一寸而获得这些数据。超过这些之外的空间,即是‘宇宙’。‘宇’(空间)之表没有极限,宙(时间)之两端没有穷尽。”

在天地生成之前除了列子所说的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张衡又添加了一个庞鸿,庞鸿为道之干,之后天地始生。

那么这段时期的“道”究竟是指什么呢?

无论什么时期的“道”,都是指“气”的本质(气形相互依附)、现象(阴阳)、规律(化生化灭万物)。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指物质世界的本体、现象与规律;“一”指天气;“二”指地气;“三”指运气(五运六气)。《黄帝内经·素问》:“气应和三元以生成万物,‘三’,是指天气、地气、运气。”三元,指天气、地气、人气。即天气下降的时段为“一”,地气上升的时段为“二”,天地之气作用在人体之中的运气时段为“三”。

天气、地气、运气的本质、现象与规律,就是老子所讲的天地之道,亦即物质世界之道。物质世界的本体、现象与规律,就是气对有形质物体的隐入与释出、释出与隐入的反复运动维系着物质世界的存在与灭亡。

《道德经·十四章》:看也看不见曰夷,听也听不见曰希,抟也抟不住曰微。这三者不可以分开,所以混而为一。这称为没有形体的“形状”,没有形状的“物象”。这“形状”、“物象”被称为惚恍。这“惚恍”,迎上去不看不见它的头,跟随上去不看不见它的尾,而且,这惚恍既能在古代存在,又能在现代通行,知古通今,这就是“道”的内涵。

看不见,听不着,抓不住。这三者还不可以分开,混而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没有形体的形状,没有物体形态的物质形态。所谓迎上去看不见它的头,跟随上去看不见它的尾,既能在古代存在,又能在现代通行,这横亘古今的“道”,不就是“气”维系物质世界化生与化灭的方式吗?正是这样的方式化生出天地本体----混沌气团,这气团被古人称之为“大一”,《礼·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宋·张载《正蒙·太和》:“因为有太空,故有天之名称;因为有气化,故有道之名称。”“太空没有形质,是气的本体,其聚合其分散,是变化之客体。”“太虚不能没有气,气不能不聚合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分散气而为太空。”

《管子·内业》所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屺。”

“精”是指什么?“比则为生”又如何解释呢?

凡物之精,“精”指精气,比(阴气阳气相互匹配)则为生,在下(地面之上)生出五谷,在上天显现为列星现象(明晦、远近、色泽深浅等)。

这段文字是说:物的精气,阴气阳气相互匹配,在地生出五谷,在天由群星的光耀显现出来。流动在天地之中变化不可测量,藏在人的心里就成为圣人。因此,这种气有时光亮得好象升在天上,有时幽暗得好象藏入深渊,有时柔润得好象浸在海里,有时高峻得好象矗立在峻岭崇山。

 《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天空有星象、气象,地面有物象、物候。日、月、木、火、土、金、水这七大天体,象穿梭一样运行于太空。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的气附着在地表,承载着有形质的物体;虚的(指气)用来陈列顺从应和天体形状变化的精气。地体及万物与太空精气的关系,就象树根与枝叶一样。虽然宇宙辽阔遥远,但是通过观察天空星象、气象,以及气化作用所导致的动物的生长壮老已和植物的生长化收藏之物象、物候,还是能够认识清楚的。

《道德经·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意思是,有去有回(阴阳的有进有出)才合乎自然大道的运动变化;那些玄妙入微,柔细稚弱的,才是自然大道变化的真正作用。天下的万事万物生于有极限的天地之中,有极限的天地生于没有极限的宇宙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