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石如的篆书不同于秦小篆,他的篆书受谁的影响最深?

 青木森森 2019-06-14

清代碑学盛行,因此从邓石如开始,涌现出一大批篆书大师。师从古人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则,邓石如的篆隶造诣,也来自于早期刻苦的临摹,临摹的对象自然也是秦篆峄山碑这样的经典作品。

只不过在邓石如手上,以秦篆为体,汉隶为用,开始把篆书写得方圆并济,在提按转折处的用笔处理上,突破了秦篆圆转的风格。小篆心经,邓石如有两部作品,碑刻和墨迹就有明显的不同。而他的小篆千字文和白氏草堂,也都各有千秋。这种创作风格在秦篆中是看不到的。

笔者曾经撰文《从邓石如对篆法的传承与创新中,寻找学习邓氏小篆的方法》,可以了解一下。

以上作品依次为:碑刻心经,墨迹四条屏心经,千字文,白氏草堂记,隶书谦卦

在书写上,邓石如的小篆也并未固守中锋,而是用长锋羊毫,充分发挥其书写特性,大胆采用指腕并用的方式,引入绞锋的变化,使得局部的线条呈现出不一样的筋骨和力度,由单一性跳转到丰富性,这是划时代的创举。

康有为的这句评价可作为对邓石如最高的褒奖:“吾尝谓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可以说邓石如对篆书的改革与创新,提升了这个书体的书写感,使之与我们更加接近,更接近我们现在的审美观,因此使得小篆更加普及。由此也影响了清代在他之后的不少书法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