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凤仙:学篆心悟

 北斗书斋 2020-08-13

高凤仙老师作品(一)

  习 篆 心 悟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性恣情,然后书之。”两千年前的蔡邕就指出了书法创作时要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自由状态,这是每一位书家孜孜以求有时不期而遇的书写状态,是一种“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的境界,是书家气质、修养、情感、审美、笔墨的自然流淌。书写上的这种要求并不会因书体而异,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书体高境界的精神书写都要有自在的畅游、烂漫的节奏、生命的张力和忘我的激情,要有书写心灵直觉领悟的天趣,这是一种“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的圆融境界。小篆当然也不例外。

高凤仙老师作品(二)

有人说,小篆美术性强,特别是铁线篆,笔画匀一、结构对称、空间均衡,因缺乏艺术性,在书写上与散怀抱而书相悖。其实,只要深入小篆线条的幽微之境便不会有如此偏见。铁线篆的书写,应该是在“秦碑力劲”慷慨气概的前提下,书者主体精神蓬勃生发的一种昂扬状态。

甲骨劲利峭拔,金文浑朴烂漫,两者都是书者主观性情的鲜明呈现,小篆是在前二者基础上的规范化,却并未完全泯灭个性。秦李斯以苍颉、史籀之迹,变大篆的诘曲为劲直,而新之为秦篆。对于秦篆,李嗣真喻之为“千钧强弩”,张怀瓘则有“铁为肢体,虬为骖騑;江海淼漫,山岳巍巍”之评价。千载之后有“笔虎”之誉的李阳冰承秦篆衣钵,一改李君创法的“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其势飞腾,其形端俨”的风貌,变化开合有度,如龙如虎、豪峻墨劲、任性恣情,有龙盘虎踞、风行雨集之势,“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与李斯并称二李。无论大李的庄严力劲,还是小李的圆活张力, “唯见神采、不见字形”,都是一种融法度于无形、传性情于毫端的自由表达,在基于高度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的基础之上。

高凤仙老师作品(三)

此后又是近千年的沉寂,直至清代的篆隶中兴,王澍开创了清小篆时代。随着碑学与考据学的兴起,涌现出大批出入金石碑版的书家,可谓高手迭出,异彩纷呈,涵泳悠游,他们的实践遍及篆、隶、楷、行、草书体领域,又反哺于篆隶书体,呈现出丰富的个人风格面貌,出现了“五体兼修”的书学思想,清人对篆隶笔法的翻译也成为后人学书深入篆隶一脉的渡世金针。

在当代,力行五体兼修的书家中,沙曼翁先生影响很大。他认为学书入门,从篆方为根本,强调意在笔先、然后作书,以意运笔,以气丰神。观沙老之作,笔墨间渊然有思、苍浑高古,游神于三代,冥心于造化,表达着其返朴归真的性灵与精神。陶博吾先生从审美上进一步拓展了篆书的个性书写,在笔法上施以行草书笔意,其篆书具有强烈的写意性,神与古会,妙然自得,心手相应、毫墨劲逸,但不失篆书的敦厚朴质。

高凤仙老师作品(四)

吾师李双阳先生在日常教学中对广大学员反复强调要从篆籀入手锤炼线质,对好多前来学习草书的学员常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的草书里就缺少这根线”。在他所开创的逸庐书院教学体系中,铁线篆教学是习书筑基之首务,铁线的风神气骨是书法线条的本源与支撑。

很多学书者对于铁线篆的学习仅仅止于结体的均衡与线条的匀一,往往笔力孱弱,字势呆滞,无朴厚之貌,更无生拙之气。对于铁线篆的学习,仅仅学习二李小篆是不够的,还必须上溯金文,追溯本源,增加笔力涩劲。如《大盂鼎》的朴厚,《毛公鼎》的圆厚,《散氏盘》的恣肆,从典范的西周金文中寻求线质的朴厚生拙之气和章法的朴茂自然之象。为了加强铁线篆书写节奏,还必需要涉猎行草书的学习,如《二王手札》《大观帖》《自叙帖》八大行草书等等。 “篆尚婉而通”,是篆书的金科玉律,铁线篆的“婉而通”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书写节奏,一呼一吸之谓道,只有在理解行草书节奏的基础上去表达“婉而通”,才是鲜活的铁线篆。
铁线篆以束锋为主、中锋立骨,尽管视觉上粗细一致,表达起来却要提按和合、行行贯气,通体寓神,要激越性情表现笔势、字势、节奏的张弛变化。入之愈深,见之愈奇,生气勃勃方成气象。

高凤仙老师作品(五)

王羲之的《笔势论》中有云:“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

我研习铁线篆十余载,志在寻求二李篆书与金文、行草书的契合点,线求屈铁、篆法圆融、参差错落、章法不羁,春花秋叶,甘苦自知。铁线篆虽匀一却丰富,虽婉转却坚劲,虽对称却不乏微妙,虽均衡却处处生机,真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越深入,越了解,越敬畏。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铁线篆静谧沉实,却需要自然灵动的生发以增益其美,铁线篆简净单纯,却需要五体融通的营养以涵润风神。
铁线之路漫漫,需生命精神的深层体验。 


更多作品欣赏
▼ 
高凤仙老师作品(六)


高凤仙老师作品(七)

高凤仙老师作品(八)

高凤仙老师作品(九)

高凤仙老师作品(十)

高凤仙,河北徐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硕士,逸庐书院导师成员,墨池特聘导师。

获奖

全国“乌海杯”书法展获奖

2012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获奖

入展

全国“邓石如奖”书法展入展

全国第五届妇女书法展入展

全国第二届篆书展               

全国第三届女子书画家书法特邀作者                                    

2019年10月特邀参加全国二十家中青年书法展                    

2019年12月,论文《陆维钊篆书略解》发表在《中国书画家》杂志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