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积淀是赏石艺术的精神之源

 二闲居 2019-06-16

◆ ◆ ◆


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

是赏石艺术蕴含的精神源泉

石是天地精华孕育而成,它有灵气,有生机会生长,长出一道风景,长成一方观赏石,演绎出先贤佳话,化为绝世精工,成就一方产业。观赏石来自自然,积蓄着世间尘事,充满着文明基因是人们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重要载体,有着多重的文化属性。

观赏石收藏就是考察远古遗存、人间尘世、寻找山川物象、赏鉴自然奇美、心追石德君子、感悟天地之道的一项文化盛事。

石是地质构造的结晶,是远古文化的亿万年沧海桑田,造就了人世间的奇峰竟秀,山溪纵横。石头吸收天地精华,蕴藏生命天书,颜色、纹理、绺裂,每一处都蕴含着自然的变化,人世的活动。中华民族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其赏石传统重在形质,更重在文化。

例如有着两亿七千万年的将乐玉华洞,被称为“闽山第一洞”,其洞内“炫巧争奇,遍布密奥”。洞上天阶山“石骨棱厉,削玉裁云”,石背树,树抱石,石树相恋,满山绿意,让旅行家徐霞客叹为观止。

自然的人文地质石风景,是人类早期石文化遗存,是人们爱石敬石、赏石的原始根系,是观赏石文化值得推崇的自然文化属性。

石是生命图腾,充满文化的精神气质。晋·义熙年间(405~419年),流星坠落在将乐,在明溪砸出“星窟”(又名“落星穴),占者谓“五百年后,当成大贤”。众多历史名人与石有着不解之缘,朱熹于贵溪象山结庐,建立了当时有名的象山精舍。古代也有人爱石、敬石、拜石成风。客家人外出随身会带上本土的小石子,遇水土不服,即可用小石子煮水饮服。

有些地区直到现在还传承着以石为社神的做法,他们尊石为“石头伯公”,即土地神,还有认石头等自然物为“契父”(义父干爹)之俗。这些传说,都是远古石崇拜的子遗,顽石被赋予了灵性和神灵色彩。

在中国,石头是一种图腾,是一个只可用心精读的神灵。惜石珍石不求奢华,这是有德者的爱石之风。从崇拜石到理性赏石,丰富多彩的人文是赏石文化不断提升的精神源泉。

石是艺术精品,是自然资源与赏石文化共同造就的天然瑰宝。崇拜石头,崇拜自然,万物有灵,这是原始宗教的遗存。赏石文化崇尚自然、欣赏自然,这是人性的升华,是审美境界的提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从观察石的外观,到赏析感知形象;从由人及石的赏鉴品读,到石人相融一体的忘情石中、以石悟道、以石比德,这样才能实现天人合一;这样一方观赏石才能由普通顽石升华而成为融合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的天然石质艺术品。

古人云“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兽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为古文”。我们寻石、惜石、赏石就是在寻找散落在地上、水中的天然文字,寻找自然界的君子。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