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单看心电图就能高比例的估测心肌病。 不少学者认为,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有两个特点: (1)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几乎100%; (2)尽管心电图表现都是非特异的,比如房室大,束支阻滞,ST-T异常,各类心律失常等,但其中也有针对性甚至特异性表现,比如窄深Q波、肢导低电压伴胸导高电压等。 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单看心电图就能高比例的估测心肌病。 下面我们通过几例心肌病心电图的解读,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所有病例引自临床背景与资料比较齐全的文献。 【病例】女性45岁,扩张型心肌病,心衰,肺动脉高压,12导联体表心电图记录。 基本心律窦性。多种心电图异常表现为: (1)双侧心房大,以左房大为主:肢体导联P波增宽(>120ms),伴PTFV1增大,V1导联起始指数(IPIV1)也超标; (2)非特异的室内阻滞伴电轴左偏:QRS波群宽大畸形(R波宽180ms),近似左束支阻滞(LBBB)型,但V4~V6导联形态改变显然不能用单纯的LBBB解释; (3)PR间期延长(252ms),一度房室阻滞。 这里顺便说一下宽QRS心动过速(WCT)的鉴别问题。如果此例形成了WCT,P波辨识不清楚的话,无论用什么四步法,还是WCT评分,都很容易造成分析判断的错误甚至误诊。
【病例】73岁男性,左冠脉前降、回旋双支血管病变,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衰(左室射血分数5%),12导联体表心电图记录。 基本心律窦性。主要心电图异常: (1)左房大:肢体导联P波增宽(>120ms)伴PTFV1增大; (2)非特异的室内阻滞伴电轴左偏:QRS波群宽大畸形(R波宽130ms),近似左束支阻滞(LBBB)型,但V5~V6导联呈rs或rS型,形态改变不能用单纯的LBBB解释; (3)PR间期延长(280ms),一度房室阻滞; (4)下壁导联组异常Q波(箭头所指处)。
【病例】男性44岁,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射血分数15%),记录12导联体表心电图。 该例心电图异常表现不多: (1)窦性心动过速; (2)V1、V2导联r波微小; (3)电轴-29度。
【病例】女性59岁,肥厚型心肌病,12导联体表心电图记录。
该例主要的心电图异常是: (1)肢体导联P波增宽(122ms),不伴PTFV1负值增大,提示不完全房内阻滞; (2)左束支阻滞(无电轴左偏); (3)V5导联R波振幅增大(2.6mV),RV5+SV1>3.5mV(女性左室大电压标准); (4)ST-T异常,不能用单纯继发性改变解释(箭头所指处)。
【病例】64岁男性,无既往心脏病史,心悸、胸闷、乏力,活动后加重2个月,心电图、心超提示左室大。肥厚性心肌病。该例心肌病系由心电图检查发现。下面是其首诊门诊的左胸导联心电图片段。
心电图异常点: (1)左室大:V5导联平均R波振幅2.5mV,伴ST-T异常; (2)QTc间期略延长(480ms)。 【病例】女性27岁,有晕厥史,临床诊断心肌病,12导联体表心电图。 主要心电图异常: (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PP慢而规整,率(54bpm); (2)左房异常:肢体导联P波双峰改变,峰间距>40ms,P波时宽120ms; (3)近似LBBB的室内阻滞:QRS波群宽大畸形(R波宽180ms),伴继发性ST-T改变; (4)一度房室阻滞:PR间期延长(220ms); (5)左室肥大:Cornell电压指标阳性(RaVL+SV3>2.0mV); (6)QTc间期延长(510ms)。
【病例】女性23岁,无明显心血管系统疾病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及家族史。妇科查体检出心肌病,体表12导联心电图记录。
主要心电图异常: (1)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V1与V2导联r波呈逆递增; (2)异常Q波(箭头所指处):Q波深而窄,反映导联为高侧壁(I,aVL)和前壁(V2~V4),酷似心肌梗死; (3)非特异的ST-T异常:除个别(比如Ⅱ导联)外,ST-T极性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但QRS不增宽; (4)P波略高,在下壁导联组表现明显,不排除右房增大可能。
结合上述病例,小结一下心肌病心电图: 1、不少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症是通过查体发现的。因此,用心电图筛查检出这些心肌病患者,既经济实惠,又快速简捷; 2、少数心肌病患者,解剖结构已出现明显异常,但心电图表现不显。因此,提高心肌病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还需普及心超检查; 3、遇到下列心电图异常时,要考虑到心肌病的可能,进一步通过心超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异常: (1)无心肌梗死背景的异常Q波,特别是那些q波窄而深,或其前有时隐时现的r波; (2)无心肌梗死背景的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或逆递增; (3)房心室肥大显著或联合表现; (4)心房(P波)异常,无论是解剖结构异常型,还是房内传导障碍型,对诊断都有意义; (5)不能用LBBB解释的室内阻滞,特别是伴电轴左偏、或QRS波特宽、或V5V6导联有深S波的; (6)显著的ST-T异常而无梗死临床背景、无急性心梗动态演变规律,或伴QTc间期明显延长; (7)肢导低电压,胸导高电压。
本文部分病例引自Chou's Electrocardiography in Clinical Practice 2008版和张刚武、杨东主编《实用心电学图谱》。 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看图说心》,下次我们再会。
|
|
来自: 雨水kkig4uam1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