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肠胃积滞论治小儿抽动症

 色即是空0000 2019-06-18

作者:孔祥勇 孙云廷 王延飞 王庚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笔者在临床中用通腑导滞法治疗小儿抽动症 , 取 得了满意的疗效 , 现介绍如下 。

       典型病例


       例1: 男性 , 10 岁 , 2002 年 5 月 9 日初诊 。

       患儿半 年来时有频繁摇头动作 , 有时 伴有口角抽动 , 挤眉弄 眼 。 三月前曾于省内某医院治疗 , 具体用药不详 , 疗效 不佳 。 笔者查其舌苔薄黄腻 , 脉弦滑 。 触诊见其腹部 有压痛 。 中医辨证为肠胃积滞 , 毒邪上扰清窍 。 治以 通腑导滞 , 化湿 和胃 。 处方 : 生大黄 9g ( 后入 ) , 槟榔 9g , 连翘 12g , 清半夏 9g , 陈皮 9g , 茯苓 15g , 枳实 9g , 鸡 内金 9g , 竹茹 9g , 生姜 6g , 焦三仙各 9g , 莱菔子 9g 。 每 日 1 剂水煎服 。 服药后患儿有轻微腹泻 , 泻下黑绿色 粪便较多 , 共服药 12 剂后患儿症状完全消失 , 且食欲 增大 , 抵抗力增强 。


       例2: 男性 , 9 岁 , 2003 年 10 月 6 日初诊 。

       患儿近 半年来出现挤眉弄眼 , 口角抽动等症状 , 且日渐加重 。 并伴有纳呆 , 乏力 , 嗳气 , 吞 酸 。 腹胀 , 二便正 常 。 舌 红 , 苔薄黄腻 , 脉弦滑 。 触诊腹部有压痛 , 辨证为肠胃 积滞 , 浊邪上扰清窍 , 治以通腑导滞降浊 , 使浊邪去 , 清 阳升 。 处方 : 生大黄 9g( 后入) , 槟榔 9g , 连翘 12g , 黄连 3g , 苏叶 6g , 清半夏 9g , 茯苓 15g , 石菖蒲 9g , 枳实 9g , 鸡 内金 9g , 莱菔子 12g , 焦三仙各 9g , 生姜 6g 。 每日 1 剂 水煎服 。 患儿服药三剂后无明显腹痛泄泻 , 挤眉弄眼 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 原方加太子参 10g , 改生大黄用 量为 12g 。 继服 9 剂患儿泻下较多黑色粪便 。 此后患 儿抽动等症状消失 , 纳食渐增 , 乏力亦很快消失 。


       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加之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 , 小儿多可因饮食不节 , 过食肥甘厚味 , 又缺乏适当运动 而导致肠胃积滞 。 现在医学研究表明 , 消化道本身具 有肠神经系统 , 可以不依赖中枢神经系统而独立行使 功能 , 称之为“肠之脑” 。 中枢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和肠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体液免疫机制联系起来 , 称为 “ 脑肠轴” 。 肠神经系统的反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 同 时又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 称为 “ 脑-肠互动” 。 基于 此笔者认为小儿抽动症的根本原因是肠胃积滞 。 临床 上本病并不一定见便秘 、腹痛 、嗳气吞酸等实证表现 , 却往往表现一 派虚象 , 如 易感冒 , 乏力 , 面色 萎黄等 。 这是由于肠胃积滞 , 中焦气机不利 , 脾胃运化失职 、难 以运化水谷为精微以充养四肢百骸 。 此时虽见虚象 , 实则以肠胃积滞为本 。 其虚象是由因实致虚所致 。 此 外 , 肠胃积滞一般大便表现正常或略偏干 , 有部分患儿 甚至便溏 , 但其共同点是腹部按压疼痛 , 此亦为本病诊 断要点之一 。 治疗当遵《金匮要略》“ 夫诸病在脏 , 欲攻 之 , 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 的原则 , 以通腑导滞 、消食化 积为法 。 首选生大黄为君 , 辅以槟榔 、 枳实 、 砂仁 、莱菔 子、 焦三仙 、 鸡内金行气消食导滞 ; 积滞日久 , 脾胃运化 不利 、 湿浊内生 , 故以陈皮 、 半夏 、 菖蒲 、茯苓 、竹茹化湿 和胃 ; 食积日久化热 , 用连翘 、黄连清热散结 。 总之本 病治疗应祛邪以扶正 , 但亦应注意小儿脾常不足的生 理特点 , 中病即止 , 不可多予攻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