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正式入梅了,居高不下的高温天气 梅雨轮番轰炸,整个城市都在闷热、潮湿的循环中~~ 人在这种热蒸湿腾的环境下, 都是昏昏欲睡、四肢沉重, 各种脚气、风湿性关节炎、湿疹、便溏…… 都纷纷到场助阵,这些都是湿气在作祟。 不得不说,这几年“湿人”越来越多了,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都隐藏着一波祛湿爱好者。 关于祛湿,我也踩过不少坑,和湿浊常年较量中,发现它非常地顽固狡猾,有一些心得和方法想和大家分享~ 中医对湿气的认识 中医认为湿邪属阴邪,易伤阳气,易阻气机,它的特性是:重浊、粘滞、趋下。 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 一旦湿气侵袭人体,轻则导致你清阳不升,头脑昏昏欲睡;重则阻滞经络关节之处,阳气不得布达,导致关节疼痛、曲伸不利。 湿性重浊。 北方经常做面包的童鞋,对发过头的湿面粉印象深刻不?想象成它差不多就是了。 干燥的面粉本来质地轻盈,但是当它受潮或者遇水发酵之后,就会变得十分沉重、粘滞。 湿性黏滞。 很多人湿气很重的朋友,还会觉得自己头重如裹、身重如山,走路觉得腿上绑了沙袋,身上穿了一件湿衣服,黏黏糊糊又甩不掉。排便还也黏滞不爽,汗出而黏、口黏、舌苔厚滑黏腻等。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白天人站立时间长,水湿往下走,腿、脚就是水湿停留的重灾区,浮肿就会明显加重,脚丫被鞋子包裹得紧紧的; 白天积于下肢,夜晚湿气则汇集于腰部,睡醒了,仍然会觉得腰部酸酸的,但是起床后稍微活动一下,又觉得好了;更有甚者,晚上睡觉,腰背部会被疼醒,这种已经影响到生活质量的,应该尽快就医,找个中医大夫调理一下。 如何简单判断湿气 ▼ 最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看舌像,湿气重的人舌上会有黏腻的水液,或舌苔白腻(寒湿),或舌苔黄腻(湿热)。一旦发现自己舌苔总是湿哒哒的,那湿气妥妥离你不远了。 (舌苔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学会每天早上起来观察舌苔) 湿气对身体的潜在危害 ▼ 湿气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有很多方面,我把它们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形,一类为无形。以下列举部分常见的表现,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为啥人体内会有湿气呢?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外湿——比如经常住在气候潮湿的地方、经常淋雨涉水、或者湿发入睡,头发没有吹干就睡觉最容易使湿邪侵入体内。 内湿——我们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以及我们一些日常的坏习惯,比如下面这些: 坏习惯招来湿气 ▼ ❶ 久坐生湿 久坐不动,运动少会让人体的经络气血不畅,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越不易排出。 ❷ 衣着感湿 女性喜欢露腿、露肚子,在冷气四伏的夏天,非常容易招寒湿,记得出门坐地铁、进商场多带一件外套,湿气进入体内会积存起来,有可能当时并不觉得怎样,但是日积月累它就会在我们身体内作怪。 ❸ 饮食生湿 贪凉、生冷食物会损伤脾阳。很多人一到夏天左手小龙虾、右手冰镇啤酒地享受人生,油腻 寒冷 酒助湿邪没跑了~ 脾喜甘淡而恶腥辣重浊,吃的过于丰盛,“营养”丰富的东西都会加重脾胃运化的负担,而生湿气。 ❹ 贪睡、熬夜 从中医角度来说,贪睡、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经常熬夜或是睡眠不好的人,很容易导致脾虚,水湿运化受到影响。 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祛湿名方:四神汤 在祛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健脾,只有脾胃的功能强健了,湿气才能运化出去。 像我当初不明所以,跟风喝红豆薏仁水,每天兢兢业业煮水,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才知,薏仁偏凉,它的主要功能是利水,而不是健脾,利水就是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排泄,本身不负责修理脾虚。。。。脾胃偏凉的人,不但不治本,还会加重他寒湿脾虚的症状。 也因此,要想祛湿,就必须祛湿加上健脾,同时进行,才有用。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道“四神汤”,是健脾祛湿的一道名方。里面的药材性味比较平和,分不清自己是寒湿还是湿热的朋友,可以放心吃。 ·四神汤· ◐ 配料:茯苓 ,山药,莲子,芡实各20克,生姜2片(2-3人量)、排骨一根 做法: 1、提前将茯苓、山药、莲子、芡实洗净浸泡1~2小时 2、把排骨焯水后,一起放入砂锅(高压锅也行)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小时。 3、加适当之调味,将汤和食材一起吃掉~ 四神汤有个美丽的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随行的四位大臣由于舟车劳顿病倒了,御医也束手无策,后来有人给开出了茯苓 ,山药,莲子,芡实加猪肚一起煲汤的方子,四位大臣服下后立即痊愈。 后来这道汤在南方流传开来,被命为“四臣汤”。再后来传到台湾,变成了“四神汤”,台湾女性常煲来养生美颜。 其中“四神”是指:山药、茯苓、莲子、芡实。(注意: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 1: 1:1) 〔 山药 〕 山药以补虚为长,《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毛皮”。特别适合体质有点虚的朋友食用,能让瘦子长肉,胖子不虚。 〔 茯苓 〕 茯苓以去湿为长,味甘性平,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故古人谓之为“四时神药”。不寒凉也不会让人上火,各种人群都可以用。 〔 莲子 〕 莲子养心安神,善于补五脏不足,通利十二经脉气血,使气血畅而不腐。对于久病、产后或老年体虚者,更是常用营养佳品。 〔 芡实 〕 芡实健脾祛湿,益肾固精,也是一味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 这道汤以甘平为主,甘能补能和,故能健脾和胃、厚实肠胃。且都是日常食材,4种不同功效与性质的原料互相搭配,补益心肺,健脾益肾。性味非常平和,适合日常调养,而且绝大多数人体质都适合。 四神汤其他食用方法 ▼ ☉ 煲肉汤、煲素汤 原方里面用的是猪肚,补脾胃的功能更强了。但是猪肚收拾起来比较麻烦,喜欢吃肉的朋友也可以加点瘦肉或排骨一起来炖。 也可以单独煮,或者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汤里面(胡萝卜、玉米、豆类制品),一起煮,因为四神汤的味道是甘淡的,不会影响其它汤的味道。 ☉ 煮粥 煮粥时,将四神汤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长期坚持。 ☉ 做糕点 将四神汤材料弄成沫状,少量的加入到面粉里,发酵成馒头包子,也可以混入馅料里或者做成糕点。 注意事项:在喝这个汤的时候,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饮食也宜以清淡为主,忌烟酒辛辣。服用此汤宜温服,还可用于防治疾病、辅助治疗、病后调理、摄生自养等。 夏天祛湿正当时 一碗家庭快手靓汤送给大家 材料也很好准备,一起煲起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