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镇中学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学,95%的人在混,请问教育专家怎么教?

 秦子雄 2019-06-19

你问的这个问题,我深有同感,十年前,我也在一个乡镇中学任教,所面临的情况和你所说的几乎一模一样:当时我所在的学校有初一到初三共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10个班左右,每个班的人数也是40多人到60多人不等。在初一、初二的时候,大多数或多或少还在学习,但到了初三的时候,在本校班风好的班级可能还有一少半学生在搞学习,班风差的班级确实只有少数几个人甚至一两个人在搞学习,确实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混。所以,有些老师说题主反映的这种情况不可能,那只能说明他们没经历过或没见过,不要没经历过或没见过就否认现实。造成乡镇中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留守学生居多,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大多数学生的家长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看管。对于这些每周才回家一次的住校生来说,回到家后,爷爷奶奶们对一些学习差、行为懒散的孙子们不但不对其进行相关思想教育,不让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把他们当着宝贝疙瘩供着,好吃好喝的奉上,不管其要求合理不合理,只要能做到,基本上都要满足。

二是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淡化了刻苦学习的意义:

以前农村孩子大多努力学习,很大一个原因是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想通过努力学习后跳出“农门”,过上有吃有穿的生活。现在很多在外打工的家长由于常年不在孩子身边,作为心理愧疚等方面的补偿,他们往往给孩子门寄十分充足的钱,任由他们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手机几乎人人都有,聊天、看小说、游戏机成了“家常便饭”。这样不但养成了一些好吃懒做的恶习,也完全淡化了刻苦学习的意义。

三是家长、学生“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导致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

现在即使没有什么文化的家长和几乎什么也不懂、成绩很差的学生都知道:老师打骂学生是违法的、老师开除学生更是违法的,导致少数刁钻的家长或学生在老生面前有恃无恐。曾记得,当年我所在学校的一个品行不端的男学生正对一女生耍流氓动作,恰好被一老师碰到。此老师一气之下扇了那男生一耳光。后来这男生告诉了他的家长。此家长不但不教育自己的孩子,还请来好几个人找老师“讨说法”。他们的理由是老师只能说服教育,打骂学生是违法的。威胁此老师说要么“还打”、要么赔“精神损失费”,要么检举到教委。最后,经多方调解下,该老师拿出了2000元“精神损失费”才完事。要知道,当时这位老师的一月工资才800多。后来,少数家长和学生又仿效前面的例子“维权”,我们学校相继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事情后,很多学生更是违章违纪有恃无恐。越来越多的老师不但不敢管违纪的学生,也不敢管不学习的学生。生怕“触怒”了学生,发生了争执,打骂了学生不是受处分就是被“索赔”。有时自己被打骂了却无处伸冤(教过初中的都知道,不少农村初三学生的力气大于很多老师,我们学校也有老师被学生打过)。正是这样,导致很多乡镇学校校风、班风、学习氛围每况愈下。

学习氛围差,相互影响让不搞学习的越来越多:

由于班风差,学习氛围当然比较差,先是少数学生不学习,逐渐影响到其他学生。在学习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偷懒没受到什么惩罚,其他在学习的学生也会逐渐“偷懒”,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学习,不爱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差的班最后就只有几个搞学习。

由于这些一时无法改变的原因导致乡镇中学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要想全面改变一个学校的现状几乎不可能,除非有一个能处理好社会、校内等各方面关系的“铁腕”校长。作为改变某一个班级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整顿班风,加强班级管理,让学生守规矩,守纪律。

二是与家长多沟通,共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施加一些学校压力。

三是多组织与个别学生的谈心对话,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

四是提高上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针对班上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减轻知识的难度和深度。

五是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愿学习的学生能比较轻松地学到知识。

六是帮助不同学生树立理想,经常进行理想激励。

七是减轻考试难度,为一部分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