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汝窑瓷器的气泡用肉眼能看到吗?

 瑞风t43046fnfm 2019-06-20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回答能和不能,因为传世至今的汝瓷既有能用肉眼看到气泡的,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用肉眼是看不到气泡的,而且越是最顶级汝瓷越用肉眼看不到气泡,甚至有一部分神圣之品,即使用100倍的放大镜都基本看不到气泡。

第一种,用肉眼能看到气泡的汝瓷。细心观察和比较就可以发现,所有用肉眼能看到气泡的汝瓷,都是釉面玻化度相对比较高而且釉色相对较深的天青、天蓝和翠青釉色系汝瓷,如果釉面玻化度很低,甚至已经开始或者已经完成脱玻化的汝瓷,即使釉色同属天青、天蓝和翠青釉色系汝瓷,也用肉眼甚至的放大镜也看不到气泡;至于月白釉、牙白釉等汝瓷,则无论其釉面玻化度高低,都很难用肉眼看到气泡。

这就提示我们,古人所说的汝瓷“寥若晨星”的气泡观感特征,仅仅是一种感官结果及其描述而已,绝对不是、不可、不能把“寥若晨星”以及“星辰稀、蟹爪纹、鱼子纹、蝇翅纹”等等当成鉴定汝瓷的依据、标准甚或是尺度,因为这些特征并不是所有汝瓷“都有”、“全有”、“必有”的,而仅仅是一部分汝瓷才有而已,这是不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这种“以偏概全”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是不是就否定了那些本不该否定的汝瓷之身份、地位与价值?如果仅仅是个人鉴藏倒无关紧要,如果用于公鉴,这是不是一种罪该万死、万死莫赎其罪的罪恶、邪恶与丑恶?

第二种,用肉眼不能看到气泡的汝瓷。所有宋瓷都以追求瓷器釉面所呈现出的“欺冰赛玉”“似玉非玉胜于玉”的“玉质感”为目标,而“汝窑为魁”,是在“泥与火的艺术”的全领域一枝独秀。为了追求最佳的“玉质感”,汝窑毅然弃用护胎釉素烧用以提升成品率的做法,为了“乳浊釉”的最佳,把炉窑温度大胆控制在1150度以下,所以汝瓷多“其声类瓦”至多“其声类木”而绝无“声若金石”者;其余则在最佳时长、最佳氛围、最佳出窑实际等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尝试,走出了一条独特、独有、独到之路,把“乳浊釉”做到了“浊而不污、浊而不脏、浊而不混、浊而不浑”“乳浊浑厚、乳浊浓郁、乳浊醇粹”,精益求精、毫厘不爽、丝毫不差、叹为观止、无以复加。

第三种,用100倍放大镜也看不到气泡的汝瓷。汝瓷在“精品”之上尚有“圣品”、“仙品”和“神品”。真正最顶级的汝瓷,由于当时玻化度就很低,当时就处于“哑光”“半哑光”或“酥光”状态,历千年人世沧桑,而今很多都已经彻底脱玻,达到了“正视如玉、侧视若绒”的境地,即使用放大镜也看不到气泡。这类顶级汝瓷,三大故宫和世界各大博物馆均无收藏,民间偶尔还有一两件露脸,但也绝对“明珠蒙尘”混迹于伪赝品之中而遭人诟病、白眼与嫌弃,少有真正识货之人。这是汝瓷的悲哀,更是社会、国家、民族的悲哀!

总而言之,不能光靠“能不能用肉眼看到气泡”这一点来认知、评判和决断汝瓷的是非、对错、真伪,要全面、客观、科学地认知汝瓷以及所有华夏重宝!

我是“以瓷惠友”,对古瓷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鉴藏体系,并已经申请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欢迎瓷友关注和沟通。谢谢!

发几张汝瓷图片,以饷瓷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