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美食物语】有奖征文活动
每到六月,乡间的麦子就抽穗了,浇过两水之后的麦苗墨绿墨绿的,从根到顶干净得不沾一点儿灰尘。踏着晨露漫步在田间地头,不一会儿鞋尖儿就被露水打湿了,凉凉的。这种凉意绝非冷水泼身的那种乍冷的感觉,而是从脚尖传至整个脚掌,再由脚掌传遍全身的清凉,叫人浑身清爽,有种说不出的愉悦! ![]() 无疑,我的到来打破了这里原有的宁静,小麦抽穗的时候最需要一场彻底的浇灌,吸饱了水分的麦苗在夜间悄悄地把早已憋得像怀了孕的绿蚂蚱的大肚皮——包麦穗的最后一层叶子撑开一个小口,麦芒便探出头来,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不紧不慢地膨胀、伸展,直到摆脱束缚它的那片叶子。刚抽出的麦穗软软的、嫩嫩的,随风摇摆,此时的麦芒还很柔软——小麦还没开花,等花儿开了落了,麦芒就变得像钢针一样了! 小麦的花很小很小,隐藏在麦芒的根部。抽穗的麦子一见阳光便有了活力,在白天的光合作用储存可大量营养之后,麦穗里的小花儿就被催醒了,从一个个麦芒的根部探出头来,不一会儿就全开了,浅黄色的小花儿只开一小会儿,紧接着它吐出了蕊,那种芬芳只有身处其中才能闻得出来。第二天,阳光把花蕊烘成半干,清风便徐徐而来,在麦田里翻腾起一波又一波的麦浪。在这期间,小麦的花粉从母体脱落,随风飘浮,寻找另一株麦苗授粉。这一切都在人们眼皮子底下进行,但人们很少注意到麦子也会开花!的确,小麦是有花的,只不过开得不那么张扬且不部分过程在夜间完成。没想到却被我这个闲人发现,但我却不敢出声,怕惊动了这授粉的麦穗! ![]() 此时此刻是万万不能有雨的,风是麦穗的媒人,带着它们的孩子寻亲出嫁,若是有雨捣乱,把花粉打落在地,那麦穗里尽是些干瘪皮儿,收成肯定好不了!幸亏老天爷眷顾,每年的这个时候黄土高原的雨季还没有来到,小麦就趁着这个机会抽穗、开花、授粉、结果,一切都进展得天衣无缝。 授了粉的麦穗想刚满月的娃娃,往后就一天一个样儿了,你都能看见它在长!首先是麦芒一下子变硬了,变得不讲理了,轻轻的抚摸一下也不许,扎得手生疼,你还不能急着抽回手,长了倒刺儿的麦芒跟人,得慢慢缕顺了才能不被扎!等孩子们快放暑假的时候麦子就长七成熟了,这个时候是烧麦子的最佳时机,此刻的麦粒鼓鼓着,稍用力一捏还能挤出水来,但绝大部分是长了面的白瓤儿,里面白白净净的,煞是好看! 晚上爷爷收工的时候总免不了去麦田走走,随手就能掐些麦穗儿回来。在妈妈做饭的时候把麦穗扔进火堆里,灶里的火一下子就吞噬麦穗。大约半分钟后把烧好的麦穗从火里挑出来,摔打净沾上的火灰,一个个香喷喷的烧麦就出炉了。爷爷总是趁热把整个麦穗揉在手心里,一颗颗饱满的麦粒儿便被挤了出来,然后吹净揉下去的皮儿就能吃了。我亟不可待,而爷爷却一定要数一数麦粒,一个麦穗儿出多少粒儿,爷爷心里最清楚。把麦粒一颗一颗含在嘴里,用牙齿咬破的那一瞬间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就有一股烧胡味儿,可更浓的是丰收麦粒儿的清香,我提早品尝了这一丰收的味道。 ![]() 尝了第一口鲜便按捺不住了,我偷偷跑去掐麦穗儿回来烧着吃。满地的麦穗齐刷刷了立着,我一时不知该从哪儿下手,不知道先掐哪个。能烧着吃的麦穗是有讲究的,并不是随便一个就能。得挑大个的,容易褪皮儿的。不能褪皮的麦子不好吃,成熟之后也不会磨成面,而是用来酿酒的,只有那些将来磨面的麦子才好烧着吃。 小麦成熟开很快,也就四五天工夫麦穗就不能烧着吃了,成熟了的麦粒变硬了,烧熟后咯牙,也没有带绿时的那股草香味儿了,吃着不香便很快被淡忘了! 不过,乡间的孩子们并不会因此而伤心,虽然小麦不能烧着吃了,但往后地里成熟的作物会越来越多,玉米、大豆、香瓜、胡萝卜……最后还有土豆,整个秋天有吃不完的惊喜,玩不够的游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