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鉴定中几个常见的误区(一)

 青木森森 2019-06-20

撰文/王红旗

古玉鉴定中几个常见的误区(一)

王红旗: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理事;

全国数字电视频道《收藏天下》特聘古玉鉴定专家,曾在《收藏天下》频道主讲古玉鉴定节目《斑斓古沁》6集,《收藏玉文化》30集;

以特邀古玉专家身份做客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五集纪录片《秘藏》;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韩国工艺研究所和世界玉文化馆专门委员;

收藏界杂志社顾问团顾问、专栏主笔;

国内知名古玉收藏、鉴赏家、从事古玉收藏、研究近二十年;

国内独创“多元一体综合分析思路及出土古玉鉴定”四步曲的方法,并获国家版权局版权保护;

已出版《中国出土古玉鉴》DVD一套(3碟)、《古玉鉴》一书。

古玉鉴定中几个常见的误区(一)

观点三民间古玉真品和精品很少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很多朋友这样讲:“民间几乎没有多少东西,真品也很少”;“我整天拿着钱到处转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某某人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好东西呢?那是不太可能的”等,众说纷纭。 我们虽然无法考证民间到底有多少件古玉器,但上面的一些说法我认为显然是错误的。大家不妨从我列举的几个国家考古资料的数据仔细揣摩: 安徽凌家滩文化的一个墓葬中出土玉器300多件,层叠了六层;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里出土玉器755件;山西曲村西周的一个夫妻合葬墓里,出土玉器1000多件。 不防我们查阅一下《历代帝王世系表》,从夏代开始,到清代结束,共有500位皇帝,再加上历朝历代的诸侯王、达官贵族等,不计其数,难以统计。 大家都知道,自汉代以前,墓葬的葬俗,都是严格按照礼制进行的。并且因为于是是贵族所属,王侯专用,在宋代以前,平民百姓拥有一件玉器是要面临杀头之罪的!所以自宋代以前,盗墓者是不会将玉盗出。那我们自己想象吧,地下到底会有多少玉器呢? 我们已知的,到目前为止,发掘的二十几座汉代诸侯贵族墓中,其中18座已经被盗。汉代的防盗措施可谓是固若金汤,都能被盗,何况是其他朝代的墓葬呀!当然,这种被盗,不一定完全是现代人所为,因为自汉代以来就有,宋代达到极致,80年代亦疯狂一时。 然而,盗出的东西,真正走出国门的,与国内的民间藏品相比而言,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一点,大家从网上查一下美洲、欧洲等收藏中国文物之多的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可窥一斑。 所以,依据上面事实推断,民间不是没有真东西,更不乏有很多精品、孤品!只不过民间古玉精品的收藏,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往往集中在一些有资金,有一定眼力和魄力的少数人手中,而这批藏品,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他们往往也不会轻易示人。 如果您有“民间玉器藏品不多”这种想法,如果您再照本宣科,按图索骥,在实际的鉴定过程中,势必会扼杀很多您没见过的,考古资料中查不到的好东西。 所以,正确的观念,再加上您犀利的慧眼,捡漏,自然所在,情理之中。

古玉鉴定中几个常见的误区(一)

古玉鉴定中几个常见的误区(一)

观点四书本上或是馆藏中没过那就是假的

		现实中,经常碰见这种现象:有人看见一件玉器的纹饰和器型在书本上没有见过,就断然否定它的正确性。	 这种做法有些鲁莽和断然,大家想一下;既然地底下埋藏了古人如此之多的瑰宝,肯定有很多我们未知的东西。大家可以通过查阅历年来的考古资料足以能证明,很多我们以前未知的,没见过的器型和纹饰,正不断的被考古发掘、发现。所以,我们鉴定时,切不可大意和武断,只有不脱离玉器在地下几百、上千年形成的自然特性,结合当时加工的痕迹特征综合判断,就不会错判和误判。 	 有以上观点的玉友,请大家务必要以辩证的思路,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实践的方法,综合去评判一件玉器。 后面章节我将会分别从古玉的沁色、钙化、包浆、形变、土蚀现象、加工工艺等各方面的成因,鉴定要点一一解说,因为这些特征是玉器在土壤中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自然变化形成的,也是鉴定玉器最根本的要素,很多特征更是仿造者无法企及的,所以从出土玉器本质的变化特征说起,才是科学的,比较有说服力,更是鉴定古玉的根本。	在鉴定运用时,这些方面绝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或是同时存在的,它们之间也会存在一个相互关系。所以,必须几方面的特征综合判断,才能下结论,否则就会以偏概全,缪之千里。

我没有从玉质,玉器纹饰、器型,专业术语,玉文化等方面谈起,是因为很多专家的书籍上已经讲的非常全面、具体,这里不必要再浪费笔墨。

所以,正确的观念,再加上您犀利的慧眼,捡漏,自然所在,情理之中。

古玉鉴定中几个常见的误区(一)

以上图片由杂志社配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