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BI放大诊断图谱(40)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

 Albertls27zycx 2019-06-20

在长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UC相关的异型增生/癌(CC/D)是一种潜在的良性疾病的致命并发症。随着越来越多的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增多,导致我们重新考虑应该如何进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发现UC相关的异型增生/癌困难,欧美等西方国家有大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镜监测主要采取随机活检的形式,每10cm肠管活检4次。然而,对这种方法缺乏有效性的怀疑,以及近年来对染色内镜的使用增加,导致人们认识到使用染色内镜和放大染色内镜进行靶向活检的有效性。关于适用NBI监测的报告很少,其适应症和技术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病例

本病例为一位60岁女性,有16年的UC病史。在以NBI为主的全结肠镜下,乙状结肠有一病变(图a)。转换到M-NBI,从表面结构怀疑为肿瘤性病变(图b),并认为有必要使用色素内镜进行详细检查。病变口侧的隆起呈非肿瘤性表面结构(图c)。非放大WLI检查显示结节状隆起是由溃疡性结肠炎背景粘膜引起的(图d)。

图a  NBI

图b ME NBI  JENT2B CPIIIA

图c ME NBI

图d WLI UC背景

自体荧光成像(AFI)可见口侧隆起呈绿色,显示其非肿瘤样外观。怀疑CC/D的隆起的病变为洋红或紫红色(图e)。病灶放大色素内镜检查示管状小凹,Pit密度降低,诊断为CC/D(图f)。

图e AFI

图f 结晶紫染色放大

病理组织学

组织学检查的活检标本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高级别内瘤变/异性增生,患者接受了全结肠切除术。手术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高级别内瘤变/异型增生(图g)

图g  UC相关HGIN

NBI特征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内镜下监测UC。UC背景黏膜常伴有瘢痕化、萎缩、变性。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背景黏膜的特征,这些特征提示了CC/D的可能性。当使用非放大的NBI识别出CC/D的情况时,我们应该立即切换到M-NBI并检查其表面结构。确定它是否有CC/D的可能性。

本病例,在高级别内瘤变/异型增生区域的口侧端发现非肿瘤再生增生改变。通过使用NBI,我能够划定两者之间的分界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