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这些夏至养生原则很实用

 秋实6vkiousvo7 2019-06-20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

俗语云:“不过夏至不热”,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阳光猛烈,光照充足,自然界阳气上升达典盛之期,阳气盛于外,温度依旧持续上升。

在中医五脏学说中,夏季属火,火热属阳,火热之气易化为暑邪,暑邪侵袭人体而导致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暑温

夏季天暑下逼,地湿上蒸,加之雨水较多,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暑热易与湿气相合形成暑湿病邪,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侵犯人体。引起的疾病又可以称为暑湿。

暑湿为患,易困阻中焦,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

《伤寒杂病论》记载:“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五月”即夏至前后,人体中焦阳气渐升浮于外,而中阳渐弱,不能温煦身体而畏寒,所以想要添加衣服。若中阳虚弱,失于运转,也会导致湿邪内生,所以夏至的养生原则以护阳祛湿为主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这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夏至时宜晚睡早起,睡个“子午觉”:晚上子时(23时-1时)之前进入睡眠状态,因为子时为肝经当令,肝藏血,此时正是人体内机体修复的最佳时刻;白天午时(11时-13时)休息,因为午时心经当令,是最好的护心阳,养心阴的时刻。

所以子午觉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将“子午觉”睡好就是最好的保健方式。

❖精神上,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不要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要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饮食上,清淡饮食

忌食生冷食物,以免损伤中阳。

夏至时节人体出汗较多,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所以要适当补充碱性物质如盐水,富含钠离子,氯离子以增加电解质,恢复心的正常搏动功能。

但是要注意,所谓碱性物质不是指食物本身的酸碱度,而是食物在人体内分解代谢后呈碱性,例如水果含果酸,为酸味,但是在人体代谢后则呈碱性,所以水果多是我们需要的碱性物质。

中医学中,酸味具有收敛的功效,夏季,浮阳在表,多食酸既可收敛阳气,还可达到生津止渴以消暑,固表止汗以护阴的目的。所以夏季可多饮用些酸梅汤

运动上,可做环腰推带脉操

双手合十,指间向前,掌根顶住肚脐用力向两侧推,推到腰的两侧时,手背与后腰的命门穴(肚脐和后腰正对的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相对,从命门穴开始,手背向腰两侧推回至肚脐,反复退5-10分钟,最好推到带脉发热为止,每天2次。这样能有效打通带脉,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特别到了夏天,各种美味冰激凌吸引着眼球,刺激着味蕾,过量吃冰激凌就容易使寒凝腹部,使腰部脂肪积累,甚而提高女性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

常做此操可帮助畅通十二经脉,从而达到散寒痛经的目的;此外带脉上的三个相交穴位“带脉”(与经同名也叫“带脉”)、五枢、维道,均为胆经穴位,环推带脉可刺激胆经,起到疏肝行滞,调节情志的作用,且带脉附近右侧为升结肠,左侧为降结肠,震动结肠,有利于通便的,消除肠胃积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