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前,有一个女人,生下个儿子,没满一百天就夭折了。 女人很伤心,经常痛哭。 忽然一天夜里,梦到一位老神仙,说要赐给她一个儿子。然后就抱来一个浑身长满白毛,像个鸟一样的孩子…… 后来没多久,女人果然有孕了。十月怀胎后,产下一男婴。阖家欢喜,取名叫做 欧阳修。 从此,这个鸟孩子,就开始了他放飞自我的一生。 二 欧阳老师小的时候,有一个和尚看了他的面相,说:
你的耳朵比脸白,以后一定会名满天下;但是你的嘴唇盖不住牙齿,将来会平白无故被人毁谤。 这件事,据苏轼讲,是欧阳修亲口对他说的,他不敢深问。 估计苏轼反复揣摩这几句批语后,想说的是: 老师,您这是堤高于岸,浪必摧之啊! 简而言之,您是浪摧的啊! 欧阳修这座堤,真的是太高了。 话说欧阳修小时候,书荒了,就找邻居家小孩借书。一边读,一边做人肉复印机,抄书。结果往往是,书还没抄完,他已经能整本背下来了。 借书的邻居家小孩,童年生活,一定是每天听父母说:“你看隔壁欧阳修,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一样。” 我要是他邻居家小孩,我就到处说欧阳修都十几岁了还尿炕,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偷看女同学洗澡。 让你浪!!! 三 长大以后,欧阳修去参加科举考试。 这种大牛,拿不到状元,弄个进士,应该不算太难。结果,欧阳修却落榜了。 为什么呢?因为欧阳修不走寻常路,不按规定格式写作文——不押官韵。 宋朝早期的科举考试写文章,还是要写四六骈文。对格式和押韵都有要求。尾字押韵,是要严格按照官方出版的韵书来押的。这种低级错误,欧阳修都会犯,只能说他就是故意的。 我分析,他当时的想法应该和林妹妹一样
我自己写得痛快了,韵不韵的,懒得理。 事实证明,放飞一时爽,发榜火葬场。你这么任性,我就落给你看,刷! 但他的文章,就像高考零分作文一样,大火了。文章里的名言警句,被各大鸡汤公众号转来转去,并频繁出现在文艺青年的朋友圈中。 四 不过欧阳修就是欧阳修,后来又参加考试,拿了个省状元,并顺利考中进士,风风光光去做官了。 第一站,西京洛阳。 这可是个好地方,大都市,有山有水有美女。3、2、1,浪起! 欧阳修总是带着同事们一起到处瞎玩,老板钱惟演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了他几句,他怒怼回去,钱老板被噎得够呛。 欧阳修还看上一个妓女,每天和这个妓女厮混在一起,经常迟到早退。钱老板痛心疾首,和他说:“年轻人,要以事业为重,注意点生活作风。” 欧阳修翻着白眼:“你管我!” 他总是这样一副德行,所以和钱总没少产生摩擦,逐渐交恶。 欧阳修采取了一个很牛的报复手段:骂祖宗。 有人会说:切,骂祖宗有什么牛的,泼妇吵架也会骂祖宗! 骂祖宗是谁都会,重点是要看在哪里骂。我们的欧阳老师,是在史书里骂。 欧阳修后来主笔《五代史》,把钱老板祖上,吴越王钱氏,好一顿骂。国家正史,盖棺定论。(此处应有掌声) 五 一代大才,不管怎么样,终究是会脱颖而出的。欧阳修很快就如同相面的僧人所预言的那样,文章名冠天下。 据说,他是在偶然间得到了韩愈的一些文章,读过之后耳目一新。从此以韩愈为偶像,文章大进。 他以文章为武器,攻击小人,保护君子。 范仲淹遭贬,仁人志士救之唯恐不及,却有高若讷这样的小人落井下石。欧阳修义愤填膺,写《与高司谏书》,将其骂得狗血淋头
因为为范仲淹求情,一大批正直之士被诬为朋党。欧阳修作文《朋党论》,大声疾呼
这些文章,篇篇气势磅礴,令宵小闻之色变,奸邪无所遁形。 好,欧阳修你厉害!我说不过,那我就弄臭你。 很快,僧人的另一重预言
来了。 六 若说真的是“无事得谤”,倒也不尽然。欧阳修平时生活,不甚检点还是有的。 舆论攻击,向来不重事实,也不需要重事实。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往往效果更佳。 像欧阳修在西京洛阳任职时,经常和妓女混在一起,就可以给造谣诬陷的人提供很大的口实。风流成性的一个人,若说他与外甥女乱伦,想必也是可以有的。 于是乎,人们发现了他的一首词
原来在外甥女蹒跚学步的时候,他就已经动了色心。现在十四五了,自然就“一树梨花压海棠”了。 后来,人们又发现,欧阳修的儿媳妇,长得不错。既然欧阳修能和外甥女乱伦,那一定也会和美丽的儿媳妇通奸。被御史一道奏疏,参到皇上那里去了。 小时候偷看女生洗澡,年轻时候宿妓嫖娼,老了乱伦扒灰。 欧阳修,你简直不是人! 七 好在欧阳修心胸豁达,当年老子可以不在乎官韵而挥洒成文,现在也可以不在乎你们这些狗屁。正好借着外任的机会,好好游玩。 于是,贬官滁州时,写下了
的千古名篇。 一年后,调任扬州,在城郊建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坐堂远眺,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也因此得名。 欧阳修在这里写下
要说他最喜欢的,还是颍州。 颍州的西边有一泊湖,当地人称为西湖。欧阳修以“西湖好”为开头,写了整整十首《采桑子》,描绘颍州景色,抒发自己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在颍州任上,欧阳修一直都把这里当做家来经营。在老母亲过世后,他都没有将灵柩送回老家入土,而是选择葬在了颍州。 至于他自己,早就决心终老于此地了。 之后欧阳修又被召回朝廷任职。但欧阳修这个人,实在是不愿意上班,多次请求退休,都被驳回。最后,终于在六十五岁时,得偿所愿,致仕,回到颍州。
这是他一组十首《采桑子》的最后一首。 此时重回颍州,距离他从颍州离任回京,已整整二十年矣。 回想自己的一生,官至副宰相,以太子少师致仕,如今也不过都是浮云罢了。 二十年后回到颍州,物是人非,故旧相识已不在,来来往往的都是新面孔。欧阳修想起了一个神话故事:
如今归来的欧阳修,就如同那只辽东鹤一样,孤零零地站在城中。 这只一飞冲天,翱翔了一生的鸟,终于落了下来。 一年后,欧阳修病逝于颍州。 八 欧阳修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绝伦。 一代文宗,提点后学,苏轼、苏辙、程颐、程颢、王安石皆出自其门下。 扶正文坛风气,使天下文风为之一新。 其所作文章,能通鬼神,能感天地。 诗篇《庐山高》《明妃曲》堪与李白、杜甫论轩轾。 出使契丹,辽主以超高规格接待,因欧阳修名声远播辽国,亦为辽人所敬重。 治理地方,也不见有加强管理的手段,相反管理得很宽松简单,却井然有序。 平时游山玩水,作曲填词,酗酒狎妓,依然为百姓所爱戴。 虽然为小人构陷,诬以道德丑闻,始终不改自己放浪形骸的初心,晚年在颍州仍然写出
欧阳修,确然是一个活通透了的人。 他的一生,都在实践着他纵情尽兴、乐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