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默克尔全身发抖:脱水真的可以让人浑身发抖吗?

 夏季三伏天 2019-06-21

6月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接见首次来访的乌克兰总统,在足足的太阳光照射下一起听德国国歌时,默克尔突然全身发抖,大约持续近一分钟。

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回应称,身体发抖是由于脱水,身体需要补充水分。确实,在喝了三杯水后,她的身体恢复了正常。

脱水会引起全身发抖?

引起身体发抖的原因有很多,脱水也是原因之一。脱水可以导致低钠血症,低钠血症血症会引起机体抽搐和发抖。不仅如此,脱水还有你很多不知道的危害。

——最容易被忽视的营养物质

水是机体所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最容易被忽略。

水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成人机体水含量约占体重的60%左右;水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在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可加速协助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排泄;水参与维持正常渗透压;水还具有调节体温、润滑关节等作用。

不摄入水,生命只能维持数日;摄入水而不摄入食物时,生命可维持数周,可见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脱水是机体水摄入

和排出失衡的结果

水有三个来源和四个去路。体内水的来源包括饮水约1200毫升、食物中含水约1000毫升、及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时产生的内生水300毫升。四个去路,主要以经肾脏排出为主,约占60%,其次是经皮肤、肺和粪便。

水摄入和排出大约相等,可在体内维持一个平衡状态,也就是正常水合状态。水摄入过多时,可发生水中毒,但此现象较少。水摄入过少或丢失过多时,机体可能处于脱水状态。

调查显示

我国居民饮水不足

和脱水的比例较高

我们团队开展的我国四城市成年人、儿童饮水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饮水不足的比例高、饮水次数不足、且饮水与健康知识欠缺!

另外两项针对青年人开展的研究均显示,有约75%的调查对象饮水量未满足我国居民适宜饮水量,且约25%处于脱水状态。

  • 脱水约为体重的1%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出现口渴感,且体能开始受到影响;

  • 当失水量占体重的2%~4%时,为轻度脱水,表现为口渴、尿少、尿呈深黄色、尿比重增高及工作效率降低等;

  • 失水量占体重的4%~8%时,为中度脱水,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见极度口渴、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现象、心率加快、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干燥失去弹性,眼窝下陷,常有烦躁不安;

  • 如果失水量超过体重的8%,为重度脱水,表现为精神及神经系统异常,可见皮肤黏膜干燥、高热、烦躁、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等等;

  • 失水达到体重的10%,会出现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甚至危及生命;失水超过体重的20%时,会引起死亡。

科学研究显示,脱水会降低机体的认知能力、体能,还会增加机体患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

因此,应该在生活中注意足量饮水,维持正常水合状态。

脱水有很多信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脱水?

  • 口渴是判断缺水的一个简单的主观感觉指标,出现口渴已经是机体出现缺水状态的一个明显信号;

  • 正常健康成年人每日排尿量的正常范围是1000~2000毫升,如果机体出现尿少的现象有可能是饮水不足;

  • 尿液颜色也是机体水合状态的'信号灯',脱水状态下尿液颜色已经不是正常的略带黄色透明或白色,而是呈现深黄色,尿比重、尿渗透压也会增高;

  • 如果饮水次数少、饮水量少,机体很有可能处于缺水状态。

科学补水

不仅要关注饮水的'量'

还要关注饮水的'质'和方式

  • 关注饮水的'量':成年女性每日至少喝1500毫升水,男性1700毫升。

  • 关注饮水的'质':避免或少喝含糖饮料,最佳选择是白开水,成年人也可以饮用茶水。

  • 关注饮水的方式: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应该主动少量多次喝水;应该在一天的时间内少量多次地喝水,建议每次喝200毫升左右;推荐的饮水时间是进餐前喝水、早晚各喝一杯水、大量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其余时间,可把饮水时间均匀分布。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